中国经济增长“转正”之后挑战仍在
就业,始终是最大的民生。面对前所未有的变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尽管没有设定GDP增长目标,却仍然明确了“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的目标,可见对就业的重视。而今天(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高校毕业生、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仍然面临挑战。此外,从数据看,今年以来消费的恢复仍然相对较慢,虽然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了季度增速年内首次“转正”,但前三季度同比,还是下降了7.2%,仍然需要全力应对。
中小民营企业、服务行业还得下大气力“促就业”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一是要通过财政直达,继续扶持中小企业,不能“见好就收”。二是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家投资的信心,使他们能够投资,大胆投资,从而使民营企业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具有更大空间。
为什么城镇居民收入出现了名义为正,实际为负?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第一,价格因素很重要;第二,城市经营性收入前三季度严重负增长。为什么严重负增长?大量中小企业、大量城镇个体经营户,在这次疫情受到了严重冲击,整个生产经营基本亏损,导致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下降幅度相对较大。因此下一步,对于中小企业生产的恢复、盈利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重点。
中国经济复苏要稳固不能简单转向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目前来看,5月份出台的一揽子规模化政策是有效的,证明“六保”政策是正确的,经过这五个多月,政策的出台和政策的实施,使中国经济增长“转正”,足以说明应当持续这些政策。目前复苏的基础还不是很稳固,要想真正使国民经济畅通,使供需达到常态水平,目前的政策必须要延续,而不能简单转向。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9日在北京闭幕。作为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在线下举办的第一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服贸会彰显开放与合作精神,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信心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