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侠客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后的国家战略调整

侠客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后的国家战略调整
2020-05-21 02:39:23 侠客岛

原标题:[解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后的国家战略调整

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

这份文件中有诸多关键表述,如将西部大开发与“扩展国家发展的战略回旋空间”、“增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能力”相关联,指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要“东西双向开放协同并进”。

这份长达万字的指导意见更是提出了36条重磅举措,涵盖产业能源结构、交运网络建设、商贸开放合作、金融配套体系、生态环境治理……可谓巨细靡遗。

为何在此时倾斜政策力量“重仓”西部大开发?背后是怎样的国家战略调整?我们与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鄢一龙进行一番探讨,请他从国情分析的角度作出解读,一起来看。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鄢一龙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鄢一龙

1、侠客岛:全球疫情仍在肆虐,国际格局将逐步迎来“后疫情时代”,中央在此时重提西部大开发,有何考量?如何理解西部大开发与“扩展国家发展的战略回旋空间”、“增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能力”的关联?

鄢一龙: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是中国既定战略安排,在中共十九大报告已经写入,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使得推进西部大开发更为迫切。

新冠肺炎疫情是二战结束以来人类面临的最大冲击,其本身没有产生新的结构,但已成为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结构性变化的加速器——加速冷战结束以来美国霸权主导的世界格局的终结,加速自由主义世界秩序以及几百年来西方中心的世界大分流格局的衰弱。

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印度尼西亚街头。图源:路透社

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印度尼西亚街头。图源:路透社

新旧世界秩序裂变时期已经到来。在国际秩序新平衡达到之前,外部世界不确定性会非常强,国家战略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首先,需要将安全上升到更高的位置——由主要强调“发展”转向“发展与安全双目标”。在此过程中,需加强应对贸易战、金融战、科技战、信息战等的能力。西部大开发为中国发展与安全都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点,有利于形成战略腹地及战略缓冲机制,为发展提供回旋空间。

其次,对外开放格局也要作出调整,通过西部大开发,可加快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辐射能力,推动新型全球化。

2、侠客岛: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循环”是否也与区域协调发展密切相关?

鄢一龙:双循环包括内循环与外循环,构建双循环格局是要在国际环境发生剧变的情况下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拓宽经济发展空间。

从国际循环看,西部大开发促进面向欧亚大陆桥的开放,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经济循环。

从国内循环看,在西部打造新的产业基地,能够促进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内循环。这体现在继续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亦鼓励产业往中西部梯度转移,避免重蹈部分国家的制造业空心化覆辙、防止全产业链优势被削弱。

 安徽某制造业工厂。图源:影像中国

安徽某制造业工厂。图源:影像中国

3、侠客岛:纵向来看,2000年国务院就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此后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多有涉及,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今年的《意见》相继落地,“西部大开发”在近20年来始终是中国的重点战略部署之一,为什么屡屡锁定西部?

鄢一龙:西部地区在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一地位可在五张地图中得到彰显。

审视国土资源地图,可发现中国的地理中心在西北,西部地区占国土面积近60%,是中国能源、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

翻看自然地理地图,西部地区囊括了三大阶梯地形中第一大阶梯青藏高原和第二大阶梯三大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及两大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再看经济地理地图,瑷珲腾冲线以东地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4%,中国经济活动也主要集中在此,如何缩小东西发展差距是一个长期战略性问题;

人文地图也提示重要信息,西部地区为50个少数民族聚居之处,聚居在此的少数民族人口占中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左右,对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是边境地图,西部拥有中国80%以上的陆地边界,处于中国国界安全与国际交往的战略前沿。在与中国接壤的14个国家中,除朝鲜、俄罗斯主要与东北地区接壤外,其他12个国家均与西部地区接壤。

看完中国地图,再来看世界地图。

在历史长河中,陆地一直是主角,亚洲则是世界发展的火车头。然而,在短暂的几百年西方大分流历史中,海洋一跃变为主角,亚洲庞大的陆路世界成了边缘。而今,历史正在恢复其长周期常态。

2018年10月的《经济学人》杂志提到一项研究,其称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世界经济地理中心在亚洲,这一中心在1600年以后逐步西移,1950年后转而东移,2000年之后东移速度大大加快,亚洲与陆地逐渐重回历史舞台中心。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中心开始向沿海集中,西部内陆地区被边缘化。西部大开发在部署之初,正是对前述趋势的平衡。如今再提西部大开发,是向历史长周期常态回归大趋势的顺应。司马迁曾言,“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这一论断或将再被验证。

西北地区景观。图源:百度图片

西北地区景观。图源:百度图片

4、侠客岛:本次《意见》从打好三大攻坚战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从共建“一带一路”到加大美丽西部建设力度,给出的发展意见涵盖产业能源结构、城乡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等诸多角度,如此全方位、多层次,其中有怎样的战略考量?

鄢一龙:这是西部大开发即将进入第3个10年之际提出的战略,也是新时代首次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若把2000年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看成1.0版本,则本次《意见》变为2.0版本,与1.0版本有诸多不同。

首先是主要着眼点的不同。1.0版本着眼于贯彻“两个大局”思想,大的主线是开发西部,缩小东西发展差距;2.0版本则将西部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

其次是国内背景不同。1.0版本在中国加快城镇化、工业化的背景下提出,2.0版本则是中国身处第四次产业革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的新发展阶段时提出。

第三,国际背景发生了很大变化。1.0版本是在中国融入西方主导的国际化背景下提出,2.0版本是在中国需要积极发挥领导力、推动新型全球化、倡导“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提出。

第四是区域总体战略实现了升级。2000年时的区域发展战略重在“协调”,2020年则更全面立体,既有东、中、西、东北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也有长江经济带、黄河生态经济带、“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布局等区域联通战略,还有以京津冀一体化、粤港澳都市圈为龙头的城市群一体化区域增长极战略及主体功能区等空间治理战略等。

2.0版本的西部大开发要做好大开发、大开放、大保护、大安全四篇大文章,这是新格局、新态势。

大开发,是要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西部路径,加大中国经济发展纵深空间,打造西部地区增长极、完善与拓展西部开发轴线,推动西部地区产业现代化、制度与治理现代化,继续缩小与东中部的发展差距。

大开放,是要通过在西部地区构建“一带一路”内外联通的战略大走廊,加大沿边地区开放,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推动中国形成东西双向、海陆并进多层次多渠道的开放新格局。

大保护,是要加大美丽西部建设,保护建设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为全球和全国提供生态产品。

大安全就是要通过形成西部开发新格局为中国保障国境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民族共同体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苖玉轩 CN074)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