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央视财经评论丨逆势“加码”!巨头纷纷投资中国!看好的是什么?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受到巨大冲击,引发了人们对于“去全球化”和产业链回流的担忧,甚至有人鼓吹产业链“去中国化”。
疫情真的会削弱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吗?鼓动在华外资撤出的声音,真的有市场吗?为何埃克森美孚会在此时在华投资百亿美元项目?为何沃尔玛再次扩大在华投资规模?外资逆势在华“加码”,看好的是什么?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是脱钩还是会更紧密?4月24日《央视财经评论》栏目邀请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和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一起开评。
外资逆势“加码”看好什么?
新闻链接:
23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对全国8700余家外资重点企业的调查显示,截至4月14日,复产率超过70%的企业占72.8%,较上周提高0.9个百分点。中国美国商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等商会机构近期所做的调查显示,3月份以来,在华美资、日资企业生产经营趋于好转,投资意愿比2月份明显增强。
张建平:外资看好中国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外资在中国更多地投入到了高附加值制造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这样的投资,特别是大手笔的投资,我觉得反映出三个方面。
第一,对市场的这种追逐,不仅是中国的市场,还面向亚太市场和全球市场;
第二,这些跨国公司都要追求效率和配套,综合考虑营商环境、劳动力等要素,要考虑未来能不能盈利、能不能可持续发展;
第三,这些外资在中国,实际上是着眼于未来长期的全球布局和全球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中国未来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是一个大趋势。
王冠:中国经济的动力与潜力无法割舍
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部分美国政治人物公然说“撤退”,但是美国企业和资本是非常诚实的,在加速涌来到中国。
埃克森美孚公司,一个超过150年历史的公司,创始人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洛克菲勒,这样一家公司,拿出100亿投资惠州,这样一个大项目,当然是对整个中国市场和中国经济的信心。
与此同时,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国经济的动力与潜力,是全世界任何一家企业无法割舍的。
产业链“去中国化”可能吗?
新闻链接:
国家发改委日前明确,将进一步推动外资项目和企业复工复产,着力帮助解决复工复产难点堵点,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复产。随着利好政策相继兑现,新增外资项目也在加快落地。例如,在江苏,疫情以来,签约外资项目118个,预计投资总额143.6亿美元。浙江则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势,开展“网上招商会”“网上洽谈会”等云上招商方式,近期通过“云签约”引进外资项目74个,总投资62.11亿美元。
张建平:中国具备综合多元的比较优势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目前,中国吸收利用外资,在全球具备综合多元的比较优势。
首先,中国是最大的消费市场,这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重大因素;
其次,中国具有非常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海陆空综合基础设施的优势,这是发展中国家甚至有很多发达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第三,中国的配套协作能力非常强。联合国产业目录中所有的产业在中国都能找到,这在其他国家是没有的。
第四,中国的人力资本优势较大。无论是高端、中端,还是低端的人力资本,都可以在竞争的环境中找到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最后,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经济体,未来成长空间非常巨大。
综合这些优势,我想外资选择中国是着眼于长期的可持续的投资和经营。
王冠:面对杂音做好自己的事就是最好的回应
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想分享一个数字:2.6亿。这个数字的意思是,在疫情发生后,我国大中小学生加上各类培训机构,一共大约有2.6亿人的学员量在进行云端教育。2.6亿是什么概念?是整个印度尼西亚的人口数量。当然也有一些地方,比如偏远山区,有一些孩子信号不好,暂时接触不到这样的培训。
但是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个实力,能够在短时间内组织起2.6亿学生接受培训。与此同时,有将近2000万老师快速投入到云端教育中,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在新基建的底层实力。
就在本周,我们看到主管部门又对新基建给出新的定义。在目前局势下,中国的整个硬件和软件的配套设施,实际上是向全球开放和共享的,我们更要保持战略定力。所以,面对鼓动企业回流等这些杂音,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最好的回应。
主播收评
面对疫情,人们都在期盼世界重新回到烟火人间,全球经济重新按下启动键。因为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成为孤岛,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格局,更是参与主体多年来共同努力、共同选择的结果,只有那些敏锐而又富于远见的企业才能真正抓住互利共赢的机会。
美联邦投资中国 美国联邦退休储蓄投资委员会13日决定投资包括中国上市公司在内的国际指数基金。这一决定无疑狠狠给了一直企图阻止美国基金投资中国的反华政客一记耳光。
美联邦投资中国 美国联邦退休储蓄投资委员会13日决定投资包括中国上市公司在内的国际指数基金。这一决定无疑狠狠给了一直企图阻止美国基金投资中国的反华政客一记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