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冠疫情下多国限制粮食出口,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几何?
近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国家陆续发布粮食出口禁令。联合国粮农组织也警告称,疫情致使劳动力短缺和供应链中断,或将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
这引发了公众对粮食安全的担忧,我国粮食够不够吃、要不要囤积等成为热门话题。4月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做好疫情期间粮食供给和保障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解答了相关问题。
发布会传达出不少重要信号:中国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小麦和稻谷这两大口粮库存大体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量。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胡冰川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也表示,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且储备充足,水稻、小麦等主粮作物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很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农产品贸易限制,并不会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
4月3日,重庆市江津区储备粮有限公司的成品大米仓库内,一名工作人员操作着装卸车辆装卸袋装大米。 新华社 图
我国粮食安全总体形势如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7国开始限制或禁止粮食出口,其中全球第三大大米出口国越南宣布将暂停签署新的大米出口合同;柬埔寨将禁止白米和稻米出口,仅允许香米出口;哈萨克斯坦将对小麦和面粉出口实行配额制。
上述措施是否会影响国内粮食安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提供了四组数据。一是粮食产量,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已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去年粮食产量是13277亿斤,创历史新高,小麦多年供求平衡有余,稻谷供大于求,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中国于2009年启动南南合作计划,帮助非洲国家应对粮食安全挑战,为当地提高粮食生产作出显著贡献。图为在中国专家的指导下,布隆迪农民去年成功种植了杂交水稻并取得了丰收
新华网北京10月15日电(汪亚 于子茹) 国务院新闻办14日发表《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介绍中国的粮食自给能力、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影响和贡献、建设现代粮食流通体系等问题
粮食安全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发表《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这是继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后,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二部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