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病例锐减,新冠疫苗临床试验或移海外
伴随着国际疫情的严峻形势,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愈加紧迫。在全球范围内,一场新冠疫苗研发的国际竞赛早已激烈展开。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21日,全球共有51个候选疫苗在研发,其中有两家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截至3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51家候选疫苗研发企业名单截图(部分) 世卫组织官网截图
美国生物科技公司Moderna在当地时间3月16日率先宣布该公司研发的mRNA疫苗开始人体试验。同一天,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与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下称“康希诺”)联合开发的重组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也通过了临床研究注册审评,进入I期临床试验,目前首批接种了该疫苗的志愿者已经结束了14天隔离期。
对于重组新冠疫苗研发团队而言,I期安全性试验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将走向何方?是否会像当年SARS疫苗研发一样因病毒忽然消失而告终?
曾参与SARS(非典)疫苗研究的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全军免疫学研究所所长吴玉章告诉澎湃新闻,疫苗研发至关重要的III期临床试验需要对症人群,在目前国内新增确诊病例锐减的情况下,临床试验或将在海外展开。
另一位曾参与非典疫苗研发的免疫学专家则向澎湃新闻表达了他的担忧。一方面,这次接种了疫苗的志愿者体内产生的抗体如果不能完成免疫,那么疫苗就很难通过有效性试验;即便合成了抗体,数量是否足够对抗病毒,也是未知数。
新华社北京2月8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华盛顿记者周舟、驻伦敦记者张家伟报道:美国和英国机构7日分别宣布,双方各有一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研发进展顺利,不久有望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自抵达武汉以来,就集中力量展开在疫苗研制方面的应急科研攻关,昨天(3月16日)20时18分,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