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巾帼英雄战疫魔——献给抗疫最前线的“半边天”(3)

巾帼英雄战疫魔——献给抗疫最前线的“半边天”(3)
2020-03-08 09:58:56 新华网

“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最早判断坚持上报拉响新冠肺炎疫情警报;国家援湖北医疗队北京医院肾内科主任毛永辉,脸上压痕恰似“天使勋章”;火神山医院建设项目钢结构施工部分“主心骨”胡晓红,通盘协调处理图纸、技术、物资、现场等工作,日夜守在工地……

告别丈夫“相聚战‘疫’结束时”,告诉孩子“妈妈去打怪兽了”,安抚父母“防护好就不用怕”……这些在家里的贤妻、良母、孝女,就这样坚决地踏上抗疫战场。

“不是英雄的妹妹,是英雄兄妹。”一句网友的评论,让人们对杜富国、杜富佳兄妹肃然起敬。

多次请战终获批准后,来不及与家人告别,贵州省湄潭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杜富佳,加入贵州省第八批援湖北医疗队赶赴武汉。

身为一个“90后”,绑着一个冲天辫,杜富佳的脸庞仍透着一股稚气。岗前培训时,一位资深护士不禁感慨:“好小的一个娃娃啊!”

培训结束后,她往杜富佳的书包里塞满了零食,边塞边说:“你们小娃娃不是最喜欢吃零食,都拿着多吃点。”

英雄,不分年龄,更不分性别。

“哥哥在雷场上喊出的那句‘你退后,让我来’,一直在我脑中回荡,给了我满满的正能量。”杜富佳说,“哥哥的这种精神,一直鼓舞着我,让我一直坚守到现在。”

如今,杜富佳早已适应了身着防护服、穿着尿不湿的工作环境,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重症病房里为抢救护理患者不舍昼夜。

柔肩亦担重任,巾帼不让须眉。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3)巾帼英雄战疫魔——献给抗疫最前线的“半边天”

李兰娟院士在杭州接受记者采访(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同样是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73岁的李兰娟院士已经在一线战斗了一个多月。

“这场战役不成功,我们就不撤兵!这次我来当一个医生,尽快解除危重病人的痛苦。”2月2日凌晨,她带着来自感染科、重症监护室的精兵强将以及最先进的仪器设备,从杭州专门赶来救人。

武大人民医院东院的患者大多是重症及危重症病患,李兰娟每天只睡几个小时,时刻为最需要的病患奔走、操心。

面对忙里忙外比自己还要年长4岁的李兰娟院士,一位60多岁的梅婆婆出院时,满含热泪鞠躬致谢:“感谢你们帮助武汉人!一定要多保重身体,还有很多病人需要你们!”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7)巾帼英雄战疫魔——献给抗疫最前线的“半边天”

武汉雷神山医院医学检验科执行主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主任技师谢文在实验舱里工作(3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总有一种巾帼奉献,温暖他人、点亮生命

虽在“强制休息”,张继先电话中仍细细过问着病人的治疗方案和恢复情况,信号不好时,还得扯着点嗓子,房间里回荡着因长期熬夜而沙哑的声音。

54岁,约莫1.6米的个头,身子瘦小但性子很急,“疫情上报第一人”、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张继先,常被同事唤作“继先兄”。

自疫情发生以来,这位科室里的“兄长”从未停下脚步。作为呼吸内科主任,她每天要对上百位病人查房制定诊疗方案,晚上经常通宵抢救,一大清早又开始新一轮的查房。对风险大的病人,有时她甚至关起门来抢救,不让太多人介入。

“疫情发生初期还能住在家里,后来就住到了医院旁边的宾馆,一来方便与家人隔离,二来病人有情况可以及时赶到。”提起家人,张继先湿了眼眶。

“每年过年那顿团圆饭,一大家子都是迁就我的时间,但工作起来只好将他们忘了,我只能一心扑在这边……”

谁人心中没有牵肠挂肚,只因为心中深埋着更深沉的大爱,才毅然选择了风雨兼程,在疫情第一线站成最柔弱也最坚强的堡垒。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9)巾帼英雄战疫魔——献给抗疫最前线的“半边天”

在武汉血液中心的中国医学科学院CPnCoV项目组,康复病人、来自汉口医院的护士蔡桃英在捐献血浆(2月17日摄)。她在2月22日重新返回医院上班。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