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东南亚中心研究员科考队队长权锐昌:收获超过了我们的预期,能见到7种猫科动物,这个我相信在国内外都实属罕见的。
据介绍,本次为期1个多月的野外科考,在缅甸德曼迪野生生物保护区进行,科考队共采集动植物标本3300多份,初步鉴定有3个两栖类动物疑似新种、6个植物疑似新种,其中包括秋海棠属、柿属、樟科、番荔枝科等。
中科院东南亚中心高级工程师谭运洪:生物多样性是没有国界的,我们所期待的就是,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把那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的状况和受威胁的一些因子最终搞清楚。
缅甸的冬季昼夜温差大,毒蛇猛兽频繁出没给严肃的科学考察又增添了惊奇探险的氛围。本次科考中,科考队经常伴着老虎脚印工作;更令人担忧的是,亚洲象也频繁出没,它们见了人会迎面走来,具有强烈的攻击性,对科考队员的人身安全存在很大的潜在危险。
中科院东南亚中心研究员科考队队长权锐昌:绕着亚洲象走,那么等它离开了以后我们又才能进去那个区域开展。
据了解,截至目前,9次科考在缅甸共发现53种新种,其中36个植物新种、3个鱼类新种。未来,中缅联合科考还将继续,为缅甸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央视网消息: 日前,中国、缅甸联合团队,完成了在缅甸境内的第9次野外科考,采集到3300多份动植物标本,初步鉴定6个植物疑似新种,3个两栖类动物疑似新种
中国日报网12月10日电 雄伟的秦岭是中国南北自然环境的天然分界,占地面积超过5万平方公里,有中国“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之称。亚洲时报网站9日报道称,近年来秦岭在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