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飞的回国看阅兵!这群长居海外的“老上海”激动了!
东方网·纵相新闻出品
在海外,他们落地生根、融入当地文化。在内心,他们认同落叶归根,不忘文化之本。
海外华人华侨始终是推动中外友好往来、文明互鉴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作为大写的“中国人”,他们或许从未像如今一般扬眉吐气。回顾这70年,华人华侨可谓感慨良多。
当地时间9月30日,《我和我的祖国》举办旧金山首映礼,华侨齐唱同名歌曲图源:视觉中国
从李小龙到李安,从友谊桥梁到文化互鉴
“能够看到中国的强大和发展,我们都觉得很自豪。华人华侨与祖国的关系就像树叶、树枝与树根,只有根深才能枝繁叶茂。”被邀请回国观看国庆阅兵活动的苏彦韬向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感慨道。
苏彦韬观礼70周年阅兵及群众游行本人供图
苏彦韬是上海市侨联海外委员、美国上海联谊会会长,他于上世纪80年代来到美国,并创立美国鹰龙传媒公司。而这些年,在美国电影业中,中国存在感的不断刷新,似乎也是中国实力崛起的一个缩影。苏彦韬向东方网·纵相新闻回忆道,30年前他刚来到美国时,中国大陆电影在美国几乎没有什么太大影响。而美国人对于早期华人电影的了解,最早是来自李小龙,后来是成龙、李连杰,再后来是李安。
十多年前的好莱坞,已有60多个国家设立自己的电影节。彼时的中美两国电影人也有交流的需求,于是在2005年,苏彦韬发起中美电影节。中美电影节第一次是在美国电影行业一权威机构举办的,但该机构只允许使用场地,场地内该机构的所有招牌、商标都被收起来,“好像怕你占他便宜似的。”回忆起往事,苏彦韬的语气不无感慨。
但几年之后,情况就大不同了。苏彦韬回忆道,当中美电影节再一次回到那家权威机构的场地里举办时,该机构在讲台、剧场、大厅里摆放各式各样的宣传标志和横幅。
美国加州洛杉矶郡政府将2017年11月命名为“中美电影节月”。中美电影节主办方、美国鹰龙传媒董事长苏彦韬(右二)出席命名仪式。图源:视觉中国
此外,该机构还邀请中国代表团共进早餐,让中美双方导演和电影人有机会交流。中美电影节的规模也从早期的不到10部电影参展,到现在每年有500部作品参展。
苏彦韬说,这种改变,说明几十年来中国电影在好莱坞、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很大提升。这种影响力的背后,是稳定成长的、已能够平视美国的中国电影市场,以及中国文化在国际地位上的提升,已经达到了中美文化互鉴、文明对话的高度。
让两种文化彼此理解、交流、尊重,苏彦韬说,这是他最原始的动力。
一段从欧亚铁路开始的东欧往事
上海市侨联海外委员、斯洛伐克上海联谊会会长汪甲华则有着一段特殊的“东欧往事”。在改革开放后的“出国潮”中,汪甲华选择了东欧国家斯洛伐克。
汪甲华与斯洛伐克残奥会主席(右)的合影本人供图
九十年代初的欧洲刚刚经历了剧变。汪甲华向东方网·纵相新闻回忆道,当时他坐火车到莫斯科,再转车去斯洛伐克,沿途的每一个火车站都在等待中国列车来换东西,甚至连一包餐巾纸都可以换物、换钱。
在震惊于当地物资之匮乏的同时,汪甲华看到了中国和东欧两地贸易的互补性,发现了不少商机。在斯洛伐克经商多年,汪甲华也发现,在当地商界和政界,许多人有和中国来往的需求。
去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汪甲华牵线将斯洛伐克科技公司研发的“会飞的汽车”带到了进博会上,这项酷炫的发明在上海滩轰动一时。
首届进博会上,斯洛伐克研制的会飞的汽车图源:视觉中国
汪甲华坦言,几乎每次回国都能看到家乡的变化,而他身边的老外们也都惊叹于“中国速度”。在他的理解中,“中国速度”的秘诀在于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
当年出国时那个一无所有的青年,在海外打拼多年后逐渐站稳了脚跟,同时也目睹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汪甲华说,他一直相信:假以时日,中国一定会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
“中国飞船飞多高,华侨的头就能抬多高”
自1999年起,上海海外联谊会副会长、美国上海商会会长朱元忠已组织了超过20次美国参众两院以及联邦议员的赴华交流。
朱元忠观礼70周年阅兵及群众游行本人供图
朱元忠向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回忆,第一次带美国议员来中国时,只有18人,当时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多是“落后乡土”,但每次踏上中国土地,中国的现状都能颠覆议员的刻板印象。
2010年世博会时,朱元忠负责场馆建设和海外宣传,全部242个国家及联合国展馆中,近十分之一的场馆都是由朱元忠和他的团队一手操办进行宣发。
在朱元忠眼中,奉献自己所能,让国家强大、繁荣起来,是他作为华侨应该担起的一份责任。在他记忆中,有一句话始终让他印象深刻。当时他作为华侨代表同杨利伟见面,一位老华侨说:“你(指杨利伟)的飞船能飞得多高,我们华侨的头就抬得多高。”
“祖国就是我们的根”
南非和中国同为金砖国家,同时也是中国“一带一路”的先行先试示范国家。随着金砖峰会和中非合作论坛多次召开,南非和中国有了日益紧密的联系。
曹行知参加70周年庆典活动本人供图
作为上海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南非-中国人民友好协会创会会长,曹行知坦言,对这样的变化感到欣喜和骄傲。谈及中国与南非之间的关系时,曹行知认为,在做好民间友好工作的基础上,还需要有中国企业走进南非的引路人,使中国企业,中国资本更加顺利地走进南非,落地南非。
能够亲身参与祖国70周年庆典,曹行知心中怀揣着无限的喜悦和激动。他对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表示,离家越久就越爱国,华人华侨无论走多远,都会时刻牵挂祖国,“祖国就是我们的根”。
在70周年的阅兵仪式上,亲眼见证了东风系列导弹、歼-20战斗机等新型国产武器装备后,曹行知深受震撼,不仅是因为这些领先的科技创新,更是有一种身处世界任何角落都能感到踏实、安全,以及民族自信的感觉。他说:“只有祖国强大,华人华侨在海外才能挺直腰杆不受欺负。”
为国贡献,不求回报
受邀参加70周年庆祝活动,上海海外联谊会副会长、上海市侨联海外顾问、欧洲上海社团联合会会长龚礼明感到非常自豪。在他看来,本次阅兵仪式、联欢活动的组织和互动都“超乎想象”,也让曾参加过60周年庆典的他切身体会到“国家越来越强”。
龚礼明对东方网·纵相新闻表示,中国这几十年的迅速发展,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做到的。国家越来越强,华侨的腰杆也越来越挺。龚礼明认为,华人华侨和祖国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华侨在外不断地为祖国做贡献,不求回报;祖国也依靠着华侨在外的“连接”工作,让外界对中国有更深的了解。世界各地的许多华人华侨虽不能亲临现场,但处于不同时区的他们都满怀激动地观看了庆典直播。
在韩国定居5年的于佼玉对东方网·纵相新闻直言,看完阅兵式,她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咱们国家帅死了!”她笑称,看完阅兵式出门,走在韩国的路上,觉得自己腰板更直了。与此同时,她的韩国男友看完东风系列,也惊叹中国的军事成果,认为中国拥有先进的核弹很优秀。“他一连祝福了两次,是打从心底的佩服。”于佼玉说。
中国驻巴西大使馆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中巴建交45周年招待会图源:视觉中国
连日来,我驻多国使馆举办国庆招待会、开放日等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拉歌、舞蹈、快闪、招待会……海外华人华侨也以各种形式表达着对祖国的祝愿。在为祖国庆生的烛光中,也少不了他们的点点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