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龙江二号”按计划在月球背面预定区域受控撞月
央广网北京8月3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记者昨天(2日)从国家航天局了解到,北京时间7月31日22时20分,在地面飞行控制人员的精心操控下,“龙江二号”月球轨道超长波天文观测微卫星,按计划在月球背面预定区域受控撞月。“龙江二号”受控撞月项目的成功实施,对我国航天事业来说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为何“龙江二号”选择此时撞月?
“龙江二号”于去年5月21日随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搭载发射,去年5月25日22时顺利进入环月轨道。整星重量仅47公斤,设计寿命1年,实际在轨运行437天。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说,“龙江二号”任务完成得非常漂亮。“它也是世界首颗独立完成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的微卫星,以前都是比较大的,但它只有40多公斤,所以它也探索了一种新的低成本升空探测模式,它现在已经超期服役了。”
超期服役的“龙江二号”在月球附近执行任务,除了自身任务消耗推进剂,恶劣的环境也会加速它走向生命的最后时刻。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员、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说:“一方面空间辐射环境,在远离地球的区域,在月球附近其实它的空间辐射比地球表面更加恶劣,因此同样的半导体或者电子元器件,它的寿命可能会更短。另外,进行轨道保持等都需要消耗推进剂,推进剂在它消耗殆尽以后,卫星或者探测器也不具备自己的轨道保持或者变轨能力。”
资料显示,当月球探测器在执行完使命的时候,一般会采用这种受控撞月的方式。杨宇光解释说,这是为了避免它在月球轨道形成太空垃圾,影响以后的探测。“在它的半导体器件或者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超出正常工作范围之前,以及在推进剂消耗殆尽之前,进行一些受控的离轨或者撞击月球表面的操作,可以在可靠的情况下更好地结束任务使命。”
新华社哈尔滨7月4日电(记者杨思琪)从月球看日食是怎样的情景?今年全球唯一的一次日全食2日在南美洲天空上演,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自主研制的月球轨道超长波天文观测微卫星“龙江二号”记录了这一“奇观”
原标题:嫦娥四号新成果凌晨公布,月球背面深处果然有它们光明网讯(记者宋雅娟)5月16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布我国月球探测领域的一项重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