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局]中国航母编队再出第一岛链!别急,会成常态的
日本NHK电视台今天报道,日本防卫省发现,中国海军航母辽宁舰在当地时间11日早晨穿过“宫古海峡”,由东海进入太平洋,随行的还有补给舰等其他军舰。
日本防卫省高度紧张,立刻出动海上自卫队的山雾号、海雾号、松雪号三艘驱逐舰跟踪监视,称这是自2016年12月以来,中国航母第二次通过该海域。
“宫古海峡”在哪呢?如下图所示,它位于冲绳本岛与宫古岛之间。
其实仔细看看上图,我们多少也能理解日方为什么有些紧张,毕竟中方再次突破了所谓的“第一岛链”。
不过岛叔想说的是,这不是什么大事,中国的舰船、战机已经很多次穿过“宫古”了,对于航母也不是第一次。
日本不必大惊小怪,以后中国航母出“宫古”将是常态。
转型
近年来,随着海军建设的进步,中国海军逐渐由“黄水海军”(近海)向“蓝水海军”(远海)转型。2009年3月,中国海军舰艇第一次穿越宫古海峡进入西太平洋进行远海训练。
有人可能会问,宫古岛和冲绳本岛如今都是属于日本的领土,穿越中间的海域不侵犯日本的主权吗?
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宫古海峡是中国海通往西太平洋诸海峡中,最宽的海峡。其宽度约300公里(150海里),是台湾海峡的两倍。
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一个国家的领海是12海里,专属经济区再延伸200海里。在专属经济区内,沿海国对其自然资源享有主权权利,而其他国家享有“航行、飞越自由”。
因此,从宫古海峡的中间穿过的话,必然经过的是日本的专属经济区。并且,在国际海域进行远海训练是世界各国海军的通行做法,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
日本NHK今日播放的画面
2013年9月,中国空军的2架H-6K“战神”轰炸机飞越宫古海峡。中国空军的作战飞机首次经过此海域,引起了日本的强烈反应,航空自卫队的F-15紧急起飞作为应对。
从那以后,中国海军和空军穿过宫古海峡的越来越多,编队规模也越来越大。直到2016年12月,辽宁舰编队越过海峡,引起日本强烈震动。
其实,每次中国有舰艇、战机穿过该海峡时,日本都会派出舰艇、飞机进行全程监控,拍摄照片,然后再散发给日本媒体,进行一番炒作。
日本航空自卫队每次拍摄的照片里,中国战机清晰又漂亮,比如苏30、歼20等,让中国军迷们大饱眼福,所以军迷们亲切地称他们为中国空军的“御用摄影师”。
除了跟踪、偷拍,对于中国军方的正当合法行为,日本有时还进行外交“抗议”。例如在2012年10月16日,中国海军舰船编队通过宫古海峡时,日本政府猜测这是中国向日本发出的“挑衅”,就向中方提出了“交涉”。
对此,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在2017年3月有过一个经典的回答:
日方总是喜欢炒作中国军队正当合法的训练活动,依我看这主要是心态还没有调整好,也许是以往中国军舰过宫古海峡过得少了,那么今后我们多过几次,日方习惯了,也就好了。
日本航空自卫队曾拍摄的照片
突破
上一次,关于辽宁号的消息,还是在4月份于青岛举行的海上阅舰式。当时,“辽宁”号航空母舰和“西宁”号驱逐舰同时出现,二者是构成航母编队不可或缺的核心舰种。
航母编队执行海上作战的重要任务就是夺取制海权——确保我方自由使用海洋的能力。通过阅舰式,可以看出中国航母编队已经开始成形。
航母是远洋作战平台,不可能天天在家门口晃悠,中国航母注定需要冲出“第一岛链”,走向远洋。对于中国而言,航母的作用一是解决远程投送兵力的问题,遂行远洋威慑、作战和其他任务。
以前,中国由驱逐舰和护卫舰组成的远洋编队缺乏必要的后勤保障与情报支持,无海上区域制空权和必要的反潜能力,在远洋只能执行一些诸如反海盗、打击恐怖主义这样的非战争任务,难以形成有效战争能力。
而航母在远洋进行部署后,航母的各类舰载机能为海上编队提供一定的侦察预警和空中掩护,并可作为指挥平台充分整合编队其他力量。
航母的第二个作用是,对敌进行外线威慑。由于“第一岛链”距离中国大陆纵深基本都在200海里以内,从现代战争的防御来看,这块有限海域的纵深显然不足,会限制中国军舰在海上作战的灵活自由度。
面临不利的地理环境和地缘政治条件,如果中国海军仅仅局限在“第一岛链”内的近海活动,通过在近海建立防线维护国家安全,那依然是陆军战略的继续,海军的作用和特点远远没有得到发挥。
因此,中国必须跳出陆战思维的窠臼,发挥海军的机动优势,在大洋纵深摧毁危险来源或威慑牵制对手,以求最终实现中国近海乃至沿海大陆的安全。
在中国能突破“第一岛链”封锁的几个出口中,宫古海峡凭借其宽度、深度,成为最重要的海上出口。因此日本对中国军队舰船、飞机通过宫古海峡,感到非常敏感和担忧,千方百计进行阻挠和破坏。
日本防卫省今日发布的照片
任务
至于周边经常炒作的“中国航母威胁”,则多少有些违背军事常识。解决与周边国家的海洋争议问题绝非中国航母今后的主要任务。
中国奉行和平解决争端的政策,而且即便中国决策者真有心使用武力或强制手段,来解决“台独”问题,或者与日本及部分东南亚国家的海洋争端,航母也非主要作战平台。
要知道,随着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全面推进,中国政策选项已越来越多。当前,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的主战飞机是以歼10、歼11、苏27、苏30等组成的三代机群,以及歼20领衔的四代机群,作战半径都在1500公里左右甚至以上。
现在已不是短腿的歼6与歼7领衔的时代,无论是钓鱼岛,还是南沙群岛,均在中国陆基战斗机的有效半径之内。今后随着中国四代机和五代机的大量服役,在东海及南海维持优势制空权更不在话下。
导弹方面,中国对周边国家形成压倒性优势,中国岸基巡航导弹、近中程弹道导弹可以通过对特定海域的饱和攻击吓阻对手。
另外,在水面舰艇方面,已开始大批量生产的052D型驱逐舰和055型万吨级新型驱逐舰,具有强大的海上综合作战能力,特别是其区域防空系统被誉为中国版的“宙斯盾”。中国武器库拥有如此多的选择,何须劳烦航母?
日本防卫省今日发布的另一组照片
其实,近海作战非航母所长,用其解决海洋争端效价比过低。航母是远洋行动的主要平台和利器,而在东海、南海这样的近海,受制于空间的限制,航母的作战效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相对于中国和对手庞大的陆基战斗机群,航母搭载的几十架舰载机所能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
另一方面,航母在近海作战的风险却很大。航母在东海、南海这样的濒陆海区,极易遭到岸基雷达、电子侦听站和侦察机等的监视和跟踪,也容易遭到陆基战斗机、巡航导弹、潜艇等反介入力量的打击。战时它在近海不仅发挥不了多大作用,反而很容易成为“人质”。
未来,中国航母将主要承担保护海上交通线、进行海军外交、遂行地区威慑和人道主义援助与灾害救援四大任务。
发展航母是中国远洋战略的一部分,是中国走向深蓝,承担国际责任,成为世界大国的基础。
随着中国航母计划的不断完善,中国航母必然会频繁地从包括宫古海峡在内的通道进出,前往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进行训练及部署,这是一个大国的标配,根本用不着大惊小怪。
资料图:美军发射“鱼叉”反舰导弹[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法新社3日报道称,日媒称,美军今年将在日本冲绳举行首次岸舰导弹演习,这是美军首次在日本进行此类演习,主要目的是对抗日益强硬的中国。
新华社悉尼6月7日电(记者杨敬忠)当地时间7日13时许,随着昆仑山舰的缆绳陆续收回,中国海军第31批护航编队舰艇缓缓离开悉尼花园岛军港码头,结束对澳大利亚的友好访问。 当天悉尼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