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让孩子们多睡一会儿有多难

2019-03-19 08:54:33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62.9%的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8小时,初高中生中这一比例达到81.2%。3月17日举行的2019年世界睡眠日大型科普启动会上,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了《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提醒全社会关注孩子的睡眠问题。《白皮书》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我国青少年儿童的睡眠状况评分为67.14分。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高雪梅教授认为,这个分数刚及格。

2008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规定,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然而,近年来多项调查显示,不少地方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未能达到《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有的小学生睡眠时间都不足8小时,更不用说初高中生了。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让孩子多睡一会儿,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一些地方的应试教育措施,误导了社会舆论,加重了孩子的负担,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少有识之士认识到了给孩子减负的重要性,教育部门也出台了不少“减负令”,按理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状况应当有所改观。但是学校对减负到底会重视到什么程度呢?他们抓减负的热情会超过抓升学率吗?再说,学校不抓升学率,家长会买账吗?近年来,减负令下了一道又一道,但是不少地方学生的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愈发沉重。减负越减越重,让孩子情何以堪?

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出台多少减负令,而在于创新教育评价机制,改革中考、高考制度,扎实推进减负政策措施的落实,切实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让孩子们睡囫囵觉,做香甜梦。

教育者对学生负担过重的危害不是不懂,为孩子减负的办法并非没有,从中央到地方一直都在提倡素质教育,推进减负政策,改革中考制度,取消小学统考环节,规定作业量,高考模式改革……一些减负令描绘的愿景很美好,但是减负令再漂亮,关键还在落实。如果没有配套措施跟进,再好的减负令也可能事与愿违、变调走样。

在优质教育资源数量有限且分布失衡,还需要通过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当下,孤立地谈减负殊为不易。不仅学校不愿减负,一些家长也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身体的关注只是考虑增加营养,至于孩子的课业负担,即使家长心疼孩子,嚷嚷为孩子减负,但是为孩子的前途着想,除了代替孩子背书包,给孩子好吃好喝以外,并不愿意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尤其在毕业年级,即使教育部门规定老师少布置作业、不补课,家长也会主动给孩子买各种学习资料,送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一道道减负令的实际效果往往被应试教育消弭得所剩无几。

面对学生课业负担沉重,睡眠不足的沉重现实,如何减负是一个具有技术含量的问题。减负令如何契合教育现实,减负指标如何执行,如何监督与问责,应有周到的制度安排。除了出台减负令,规定孩子的睡眠时间以外,教育部门需要淡化升学率指标,健全教育监督机制,改革教育评价手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营造公平的教育环境。

只有素质教育深入人心,教育资源配置合理,真正做到学校“只有远近之分,没有好坏之别”,家长才能消除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不再只盯着名校,才能不再给孩子学习盲目加码,体会到给孩子减负的好处。只有做到这些,减负才能得到配合和巩固,孩子们才能睡得轻松踏实,睡够健康成长需要的时间。

原标题:让孩子们多睡一会儿有多难

(责任编辑:闫宪宝 CN066)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