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志愿者为抗战空降兵遗骸寻亲
在湖南衡阳县洪市镇的一个小山坡上,埋葬着四具无名的抗战空降兵遗骸。近日,根据健在的老兵口述及相关DNA鉴定结果,确定这四具遗骸系抗日战争中空降兵“鸿翔部队”的参战人员,其中三具遗骸的身份得以确认。
目前,当地正在进行遗骸的寻亲工作,希望找到他们的家属,把遗骸有尊严地安葬,把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传承下去。
发现遗骸
在湖南衡阳加福村被找到
2014年,湖南衡阳县洪市镇加福村的一位老人陈玉龙向人提起,他家附近的一个小山坡上埋葬着几位抗日时期的空降兵骸骨。陈玉龙称,1951年,有村民以为墓中有贵重财物,曾将坟地挖开,取走军靴、手表还有降落伞布等陪葬品。2015年,当地农场的王延辉根据陈玉龙老人描述的地点,在坟地处修建了一个墓碑。
后来,衡阳市星光爱心会的志愿者唐海辉走访此地,想进一步确定遗骸身份,将烈士遗骸保护起来。经过多方求证,证实这些烈士遗骸是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中国第一代空降兵成员。
湖南老兵之家执委佘先生向北京青年报记者介绍,中国第一代空降兵部队由抗战中的优秀官兵组成,代号为“鸿翔部队”。而此次发掘的埋葬处系中国空降兵部队第二队在突袭台源寺日军据点战斗中牺牲的官兵墓穴。
2018年5月19日,衡阳市星光爱心会联合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与西北大学陈靓教授的考古团队一行,出发前往衡阳县洪市镇明翰村(原加福村),根据碑的位置进行定点发掘,最终发现了4具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空降兵遗骸,同时进行了收殓。
唐海辉告诉北青报记者,当时大概挖了有3到4个小时,其间没有任何发现。随后,挖掘人员在更改挖掘位置之后,在临近中午前终于发现了一根腿骨、降落伞伞布碎片及衣服纽扣、牙膏皮残片。经过资料比对,考古专家们确定伞布的花纹属于抗日战争时期。
5月19日下午,被降落伞碎片裹着的第二具遗骸被发现。5月20日,挖掘人员又发现了一块头盖骨,还有一块保存完整的下颌骨,牙齿保存完整。根据挖掘出的下颌骨,专家判断遗骸的年龄大概在25岁至30岁左右。
通过连续两天的挖掘,共有四具遗骸被挖出。这些遗骸的DNA采样随后被送往复旦大学做进一步鉴定。但是,其中一具遗骸因保存较差,无法进行DNA采样。
身份确认
确定为“鸿翔部队”参战人员
挖掘出遗骸后,唐海辉前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看战斗详报,发现其中明确记录着,战斗中有一名“军官佐”和三名士兵牺牲,2名美军顾问负伤,但并无名单。
2018年11月8日,台湾的伞兵部队退役军官罗吉伦来到加福村祭拜英烈。罗吉伦于2019年1月24日找到了还健在的“鸿翔部队”老兵李云棠,最终通过李云棠的口述及复旦大学的鉴定结果,确定四具遗骸系抗日战争中“鸿翔部队”的参战人员,其中3具遗骸的身份得以确认,他们分别是周剑敌(成都人)、孙根长(浙江人)、章峰(广东梅县人)。
北青报记者在老兵李云棠的口述中看到,他当时所在的“鸿翔部队”第二分队参加衡阳战斗,分队长周剑敌在战斗中转换阵地时,遭到日军狙击中弹牺牲;孙根长在广西加入“鸿翔部队”,在衡阳战斗中遭受日军狙击成重伤,不久而亡,生前曾央求李云棠补一枪让他成仁取义;而章峰则是南洋华侨,回国参加抗日作战。
李云棠在口述中称,战斗结束后,周剑敌等4名阵亡的官兵被安葬在牧云寺不远处的小山坡上。目前,李云棠还保留着分队长周剑敌的一张照片。
北青报记者获悉,与周剑敌一同参与衡阳战斗的老兵刘勋曾称,心里始终有一桩心事无法释怀,就是无法找到牺牲的战友周剑敌的家人,只了解他老家在四川。
寻找家属
希望落叶归根有尊严地安葬
据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老兵回家”项目工作人员余浩介绍,目前正在进行文字性的寻亲工作。在寻亲信息发布后,已经有一位疑似孙根长的亲属联系上余浩。目前,已经把家属的DNA样本送往复旦大学做比对。
衡阳市星光爱心会的志愿者唐海辉称,若有了解烈士的亲属或其他相关人士,可与他们取得联系(yhao@szlongyue.org)。
“我们现在想办法寻找烈士们的后人,如果烈士后人想让烈士们落叶归根、入土为安,我是很赞同的。我之前工作接触过很多老兵,他们老年想落叶归根,我很能理解。”唐海辉说。
目前,唐海辉将收殓好的遗骸暂厝在衡阳县的山水道生态文化产业园里。他表示,“希望把遗骸有尊严地安葬,把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传承下去。”
文/本报记者李涛张夕
原标题:黄楼院长城发现“南口战役”遗骸南口抗战纪念馆馆长杨国庆对抗战遗址进行田野考察发现日军遗骨和遗物被子弹打穿的日式钢盔5月7日,杨国庆在黄楼院山地找到两颗头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