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2012年4月18日,在英国伦敦书展上,一名女子在中国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展台前打电话。新华社记者殷刚摄
原标题:中国驻英大使投书英报回应对孔子学院“非议”
参考消息网6月8日报道 英国《每日电讯报》6月7日刊登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文章称,孔子学院是增进中英友谊的金钥匙。
文章指出,8年前,英国只有11家孔子学院、47个孔子课堂。如今,英国共有29所孔子学院和156个孔子课堂,高居欧洲各国榜首。2017年,英国有16万人在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学习,约有102万人参与了孔子学院开展的4000多场文化活动。
为什么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英国这么“火”?刘大使指出主要源自三大“魅力”:一是中华文明的魅力。二是“中国奇迹”的魅力。三是“黄金时代”的魅力。
针对一些对孔子学院的“非议”,如“孔子学院干涉学术自由”“孔子学院传播共产主义思想”“孔子学院是间谍机构”等等奇谈怪论,刘大使在文章中也作出回应称,首先,孔子学院在办学原则上奉行开放性,强调“开放共享”。设立孔子学院由外国学校自愿申请,由中国学校与外国学校合作开办,中方充分尊重外方办学的自主权,从不干涉学术自由。
第二,孔子学院在宗旨上明确公益性,强调“互学互鉴”。孔子学院致力于帮助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加强中外教育、文化合作,增进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孔院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参与任何与所在国政治、宗教有关的活动。
第三,孔子学院在运作上坚持透明性,强调“公开规范”。孔子学院从申请、审核、建立都有一套透明规范的制度,由中外共同建立的董事会共同进行管理监督,每一分钱花在哪里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那些诬蔑孔子学院是“间谍机构”的人完全是别有用心。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刘大使引用这句孔子名句作为文章结尾。文明交流互鉴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孔子学院之所以历经“岁寒”不断成长壮大,关键在于它顺应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潮流。孔子学院源于中国,更属于世界。我确信,孔子学院已经成为各国人民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桥梁,今后它必将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报西安12月12日电 (记者赵晓霞)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二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12日在西安举行,来自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校长、孔子学院代表近2500人出席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