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患者早日用上国产PET”是国产数字PET创始人、华中科技大学谢庆国教授“最大的心愿”。他表示,“数字PET进入临床后,将打破西方垄断、进一步降低进口医疗器械价格,帮助解决看病贵难题。”
目前,我国有130万台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在基层医疗机构示范应用,服务人群达4.5亿;建立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成功研制埃博拉疫苗等,在国际传染病防控中彰显了中国力量。
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三部曲”,创新不断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增加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到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全面深化科技改革蹄疾步稳,改革的四梁八柱初步搭建,改革与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培育创新沃土,让创新活力喷涌,为我国迈向创新型国家行列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基础科研吹响“冲锋号”:建立更多创新科技新坐标
“在科学前沿领域勇闯无人区,中国科技创新正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万钢表示,通过战略高技术彰显国家实力,中国的基础研究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世界级创新平台加速布局。
从铁基高温超导到多光子纠缠,从发现中微子振荡新模式到量子霍尔反常效应……五年来,中国基础研究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成果“多点开花”,基础科研领域正在打破“贤必举欧美”的垄断。
前不久,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在中国诞生,“姐妹”俩萌翻了全世界。
“这是许多专家认为不可能实现的重大技术突破。”国际细胞治疗学会主席约翰·拉斯科这样点评中国科学家的成果。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如同一条河流,基础研究是“上游”,决定着“中游”的技术创新和“下游”的技术推广及产业化。
科技部数据显示,中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快速增长,从2012年的499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823亿元,增幅达65%;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高质量科技论文产出国,正对世界科学发展做出日益重要的贡献。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多位专家指出,尽管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必须加强面向科技强国的基础研究,进一步增强创新源头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