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云在文章中表示,综合分析,预计到2020年,在充分满足国内需求并尽可能大量出口的情况下,我国炼油能力至少还将过剩1.1亿吨/年。
企业博弈:地炼厂仍倾向高负荷生产
一家山东地炼企业管理层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达了对在建炼厂所带来的竞争压力的担忧。“今年的成品油行情不如预期。‘金九银十’的黄金期对我们很有挑战,汽柴油的博弈将更加激烈。”
当欧佩克国家面临国际低油价时,经常祭出减产保价的“大招”,但这一玩法在国内地炼行业显然并未提上日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随隆众山东地炼走访团采访时发现,尽管目前成品油市场供过于求,但一些炼厂仍倾向于高负荷生产。
张林表示,除了每年检修期外,如果生产机器停下来,就涉及重新投料,并考虑到机器折旧等问题,炼厂机器停下来的损失比加工了卖不出去还大。“在国际油价高的情况下,如果停止生产节省了物料可能会更省钱。但现在国际油价较低,设备停下来损失更大。”
另一方面,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配额的炼厂,为确保下年度配额数量不受影响,也在足额使用配额。
上述管理层人士也肯定了这一说法,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果没有足额使用,后期的进口原油使用权配额可能会被缩减。不过他同时指出,目前炼厂的产能是大于进口原油使用配额的,因此还将购买一些燃料油补充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