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贫瘠土地开出希望之花——驻村扶贫干部群像扫描(2)

2017-05-20 09:23:38  新华社客户端    参与评论()人

2014年,安徽省民委选派李朝阳来到河口村。这已是他任职的第二个贫困村。此前,他在淮南市杨镇回族村担任了两年“第一书记”。

刚来的时候,河口村432户,其中贫困户141户。村民如此“将他的军”,李朝阳认为,“群众这么说,说明他们苦怕了。”

经过努力,李朝阳带领村里争取到了安徽省民委机耕路项目,真把路给修通了,村民们服气了。

他获悉安徽省出台了关于实施光伏扶贫项目指导意见,立即为村民申请。有的老百姓根本不信:太阳光也能挣钱了?老百姓还能把电卖给国家?后来事实证明,申请到光伏项目的贫困户,每户每年有3000元收入。

短短两年,在他的帮助下,河口村先后成立了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生态富硒茶种植合作社、生态黄牛养殖合作社。

61岁的马宏喜自从成为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第一批社员,“好像有了主心骨,感觉生活有了奔头”。他说:“最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该发展什么,朝什么路子奔。”

“几年的驻村扶贫经历,虽然也吃了一些苦,但很充实。”李朝阳在村里的任期将在2017年10月结束。他感到还有许多事情没做完,已主动向组织递交了再干一任、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请战书》。

新疆“访惠聚”工作队:相亲相爱一家人

“虽然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但只要常走动,一定会比亲戚还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策勒县恰哈乡恰哈村的村民亚森·加马力对驻村“访惠聚”工作队如此说。

今年,策勒县有130个“访惠聚”工作队共598人,进驻全县130个村(社区)。

3月初,9名来自新疆新闻出版广电局驻恰哈村的工作队队员全部到位。一上岗,他们就开始入户走访,结对子、认亲戚。

驻村队员与大家同学习、同劳动、同吃一锅饭,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了解致贫原因,定期开展帮扶活动。“每次见面,双方都感觉很亲切,亲戚越走越亲。”村民喀伊木·克热木说。

在入户走访过程中,工作队发现村里大部分“80后”“90后”不会讲汉语,外出务工受限,就组织开办双语夜校。“还有夫妻俩抱着3岁孩子一起来听课的。”工作队队长热甫卡迪江·黑力力说。

除了日常课程,夜校还讲述最新出台的法规和惠民政策。通过学习,很多青年学生自我发展、自我造血能力逐步增强,有的还开始报名参加外出务工招考。

关键词:驻村扶贫干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