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外媒:新医改实施后在华跨国药企面临药价下降压力(2)

2017-05-18 01:16:41  参考消息    参与评论()人

医疗改革对药企而言的确存在一个亮点:政府分担医药费降低了患者负担,让更多人用得起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药品。

2017年2月,中国决定在原有的约1200种可报销西药的基础上新增130种可报销西药。跨国公司盛赞这一调整将能增加它们药品在中国的使用。

不过,纳入药品目录也伴随着定价压力,葛兰素史克去年将其肝炎药韦瑞德在中国的价格降了三分之二,阿斯利康则把抗癌药易瑞沙的价格降了一半。

报道称,去年,多数跨国公司在华销售额的增幅都超过中国总体药品市场的增幅,后者只有1%。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变得更加富裕,中国爆发了新一波慢性病,跨国公司的产品更适应这种变化。赛诺菲就表示,其肿瘤学部门是去年的在华业绩明星。

药企还把希望寄托于能大幅加快药品审批流程的监管规定草案。在中国,药品审批流程可能会比欧美多5年之久。拟议中的新规提出取消药品境外临床试验进入后期阶段才能启动在华审批流程的要求。

赛诺菲新兴市场部门主管奥利维耶-沙尔梅表示,这一拟议中的规定将意味着,药品在中国能够与在发达经济体“几乎同时”推出。“随着中产阶级越来越富有……他们希望确保能用上最具创新性的药品。”

不过,在这方面药企同样将面临定价压力。中国国务院已表示,新药通过审批的一个前提是承诺在中国销售的“价格不高于原产国或我国周边可比市场价格”。

中国卫计委表示,今年将就45种主要处于专利期的药品展开降价谈判。

(责任编辑:穆启春 CN063)
关键词:医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