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春风又绿太行山 纪念李保国逝世一周年

2017-04-10 09:55:25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春风又绿太行山。

4月10日,内丘县岗底村凤凰山上,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长眠之地,四面环绕的苹果树迎来又一个花季。

一年前的这一天,李保国的生命停摆,令见证他热血一生的太行山哭泣。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批示中称赞他: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一年后,惊痛渐淡,怀念更深。这位“农民教授”,被燕赵大地更深地铭记着!

他的精神在深学笃行中发扬光大。我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在“争做李保国式扶贫模范”等活动中,千万个“李保国”接连涌现。

他的故事在传唱讲述中感人肺腑。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走遍大江南北,他的事迹报道在神州大地被传阅,一大批图书影视作品接连出炉,让李保国成为更多人可听、可看、可学的榜样。

他的事业在逐梦的新路上不断壮大。被他的精神感染与激励的“李保国”们,在省委、省政府吹响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声中奉献着、奋斗着。

铭记是为了传承,传承是最好的纪念。

李保国和他的精神,将与太行山同在永存!

读懂李保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河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李保国精神

4月9日晚,河北梆子《李保国》省会河北会堂上演。

高昂激越的梆子声腔中,“保国进山”“苹果套袋”“看望东奇”“过年”等11幕戏鲜活再现李保国的事迹生平,将台下两千余名观众带到太行山上,带进果树林中,见证李保国的光辉足迹,感受李保国的高尚情操。

台上演员真情演绎,台下观众泪光闪闪,掌声雷动。

先进典型从来都是与时代要求相呼应而产生的,时代的榜样只有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与人民需求紧密相连,才能成为推动时代前行的力量。

“活着干,死了算。”李保国用自己的方式,赢得了百姓的由衷爱戴,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称赞。

“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在李保国逝世后,习近平总书记对他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要学习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对李保国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进行了高度概括,对李保国高尚精神和模范行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也对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提出了明确要求。

李保国是我省土生土长、植根群众、可敬可学的共产党员的楷模。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批示、弘扬李保国精神,河北理应走在前列、当好表率。

李保国去世后,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要求在全省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的活动。

2016年4月13日,在全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动员会议上,赵克志再次强调,要以李保国等时代楷模为榜样,正心、正身、正行,牢记使命,奋发进取,在推动河北发展、造福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在习近平总书记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后,省委多次专门召开会议,深入传达学习贯彻,研究部署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

省委、省政府要求,不仅要把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还要把李保国精神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两学一做”,关键在做。做什么样的合格党员?李保国是榜样。

“回顾李保国同志的先进事迹,如同打开一本至真至诚的爱党誓言书。他时刻听从党的召唤,把党的事业摆在最高位置。”2016年6月28日,赵克志就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批示在人民日报刊发文章。在文中,他深情地说,李保国精神彰显了信念的力量、创新的力量、奋进的力量、人格的力量,传承了优秀的历史文化,契合了时代发展要求,彰显出了鲜明的时代价值和时代气息。

“十三五”时期,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李保国精神。

发掘李保国高尚精神的内涵,才能读懂李保国“被需要”的原因。

心系群众的高尚精神。本该是含饴弄孙之年的李保国,却一年200多天扎在太行山里。“我见不得老百姓穷”“河北的山岭都绿起来,父老乡亲都富起来,我的事业才算成功”……一句句质朴的话语,彰显了李保国的为民情怀。

扎实苦干的高尚精神。在百姓眼里,李保国是“农民教授”“科技财神”。他35年扎根太行,把实验室安在山沟里,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推广实用技术36项,祖辈在贫瘠山沟里“刨食”的农民因他而一甩“穷帽”。

奋发有为的高尚精神。“干成点有益于人民的事,什么时候想起来,也是值得骄傲的。”前南峪模式、岗底模式、绿岭模式、葫芦峪模式……李保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探索出一条条生态建设、产业发展、脱贫致富兼顾的山区发展新路。

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不为钱来、不为利往,农民才能信你、才能听你的。”李保国帮助无数农民、企业获利,却不从企业、农户拿钱,不占一点股份。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李保国精神。正因发展需要,人民需要。

志不坚不足以攻城拔寨,意不定不足以爬坡过坎。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中传达的,正是时代的号召。如今,向李保国学习,传承李保国精神,正成为全省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精神动力。

讲述李保国

让李保国精神根植人民心中

2016年6月12日下午,李保国的故事,在人民大会堂响起。

这位“农民教授”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了在场数百位党员干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工作人员吴晓蕊多次落泪:“作为一名年轻人,我要自觉向李保国同志学习,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严于律己、甘于奉献。”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传承李保国精神,就要将李保国事迹更加广泛地宣传开来,将李保国精神根植人民心中。为此,省委组建了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

一年间,从黑龙江到江苏,从湖北到陕西,报告团走遍大江南北。李保国先进事迹不仅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还走进了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人民日报社等,在党员干部中引发强烈反响。

一场场报告会,不仅是一场场李保国事迹的动人讲述,更是一次次李保国精神弘扬传承的激励和发动。

2016年5月19日,报告团在河北会堂的首次登场,就引发轰动。

90分钟的报告会,收获的是30多次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成百上千双泪眼背后被撼动的心灵。

“李保国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不会走,他的事业不会走。”河北中医学院教师杜惠兰说。借由报告团的真情讲述,李保国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就像一粒种子,种到了所有人的心中。

要让李保国的精神火炬照亮更多人,需要发动宣传文化战线各方力量。

在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批示中,为宣传弘扬李保国精神,省委宣传部组织全省宣传文化系统,通过新闻宣传、理论阐释、社会宣传、文艺作品、网上互动等形式,讴歌李保国精神,赓续李保国精神,把学习宣传李保国活动引向更深更广处。

李保国逝世后,中央和省内各新闻媒体组织记者,走进太行山深处,沿着李保国的路,坐在田间地头,深入采访挖掘李保国的先进事迹、提炼李保国精神实质。

《太行山作证》《百姓心中的“科技财神”》《太行新愚公:用科技的力量托起山区群众小康梦》……李保国先进事迹见诸各大媒体重要版面、重点时段。短短2个月,好评如潮,网上阅读量2.3亿多人次。

好的形式,好的作品,不仅打动人心,更能触动灵魂。

河北梆子《李保国》历时8个月创排,剧本数易其稿,1月18日《李保国》首演好评如潮。自2月5日起,该剧开展基层惠民巡演,连续演出32场,所到之处盛况空前。

“坚持为人民创作、打磨精品力作,是传承李保国精神的最好实践。”我省著名剧作家、该剧总编剧孙德民说,通过基层巡演,《李保国》将在艺术上更成熟,流传得也会更久远。

“这个剧能引起强烈反响,是因为他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感动了这个时代,震撼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心灵。”该剧执行导演李杰说,作为艺术创作者,有责任让这位时代楷模走进更多人的心中。

通过拓展、创新宣传形式,李保国事迹和精神不仅站上讲坛,登上舞台,还通过更多形式走进普通人身边:

一批批优秀出版物应运而生:《大山教授》《幸福播撒太行山》《太行新愚公——李保国教授画传》《李保国语录》《李保国先进事迹连环画》等接连出版。

一部部影视作品搬上银屏:广播连续剧《太行山上新愚公》、音乐情景剧《太行山上的新愚公》等广受好评。

在收听、收看、阅读中,人们真切感受李保国精神,学习李保国事迹。

“生前,无缘与他见面。在他去世后,决定写写他。”报告文学《大山教授》作者、省作协副主席李春雷1个月日夜不停,采访李保国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体味他当年的热心、苦心与专心。

在文艺工作者带动下,广大群众也投入到学习宣传李保国中来:群众歌曲海选,老百姓唱李保国的歌;百姓故事汇,老百姓讲述李保国的故事……去年8月到11月,李保国事迹群众歌曲海选活动在我省各市进行。在22场海选中,数万名普通群众报名参与,500首原创歌曲用质朴旋律唱响李保国精神。

“他们的演唱水平可能不是最高的,但他们的情感一定是最真实的。”河北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经济生活频道总监刘丽萍说,这样的活动,能让更多普通人了解领悟和学习李保国精神。

讲述事迹,传唱精神。受到李保国精神宣传作品的吸引和感动,省内外众多党员干部和群众希望更近距离地接触李保国,感受李保国。

一年来,在李保国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不断有人前来参观;李保国雕像、墓碑前,总有仰慕者前来凭吊,留下鲜花几束。

在河北新闻网“痛别‘太行新愚公’李保国”专题网页上,一位网友留言:“李保国老师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永存,并不断激励和鞭策着我们。”

成为李保国

在李保国精神激励下奋力书写好决胜“十三五”、全面建小康的时代答卷

李保国是山乡巨变的书写者,也是时代呼唤的回答者。

李保国走了,但他奋斗的事业没有止步,他行走的道路后继有人。

一年来,李保国留下的8个在研项目进展良好,4个项目完成验收,1项标准获得审定,其中2项分别获河北省山区创业二等奖和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李保国关注的红树莓加工项目现已投产上市,其口服液产品成功亮相成都糖酒会;

李保国言传身教的6名硕士、博士生,也在去年顺利毕业。

“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把李老师没来得及干的事干完、干好。”一年来,李保国科研团队30多次到岗底,20多次到南和红树莓基地,20多次到绿岭,10多次到平山葫芦峪,7赴滦县,7到滦平,6赴易县,5到青龙……进行技术指导,累计培训农民3000多人次。

作为李保国科研团队的主力,李保国的爱人、河北农业大学研究员郭素萍去年走遍了李保国生前帮扶过的村子,传授果树栽培技术。仅在岗底村,她就驻村辅导70多天。

沿着李保国的足迹,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一年来,河北农大“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举办专家讲座50场,科技大集90场,指导农民近万人。

春光里,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小分队再次来到保定市满城区神星镇翟家佐村,对果农进行桃树春季病虫害防治指导。“每次来,都能感受到果农对技术的渴求。”带队老师毕拥国说,今后要像李保国老师那样,扎进泥土、脚踏山野、身接地气,为老百姓致富增收作出努力。

李保国精神不仅在河北农大发扬光大,还被全省各行各业学习践行。回应时代的召唤,越来越多的“李保国”在河北涌现,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时代呼唤千千万万李保国式的共产党员。“一名党员一面旗”,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去年,全省2.2万名机关干部到最贫困的7366个贫困村驻村帮扶,把李保国当成一面镜子,扎根农村、倾情奉献,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时代呼唤千千万万李保国式的教育、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是河北发展最大的潜力所在。在李保国精神的引领下,去年全省692名科技特派员,到贫困县开展科技扶贫服务,帮扶1000多个中小微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培训技术骨干农民13.1万名,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2000多项。

时代呼唤千千万万李保国式的脱贫攻坚实干家。广平县扶贫和农业开发办公室主任郑贵章,组织2万多名贫困群众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并解决了大量资金、技术难题。全县设施农业从零零散散几十亩发展到2.9万亩,亩均增收8000元。这样的脱贫攻坚实干家不断涌现,在他们的努力下,2016年,全省100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一年来,我省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新进展,推动脱贫攻坚谱写新篇章,推动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开新局面,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新突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传承李保国精神,围绕走新路、建强省,一年来,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以扎扎实实业绩实践李保国式道路。

一年前,李保国在春天离开。一年后,春风又绿太行山。

“一年了,他没有走远,还在咱农民的心里。”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说,李保国生前谋划的太行山生态大花园正在一步步推进,乡亲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每一条沟壑、每一道山岭,都留着他坚实的足迹。”平山县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海涛说,葫芦峪模式不仅在阜平,还在曲阳、唐县落地开花。“这个春天里,13万余棵优质薄皮核桃树又栽上山岭。李老师看见,一定十分高兴。”(河北日报记者薛惠娟)

首页上页...7891010
(责任编辑:都基强 CN06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