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军报赞自主择业:转业到部委办公厅工作琐碎压力大

2017-02-27 07:52:19  解放军报(北京)    参与评论()人

今天,我们谈谈选择

决定自主择业的那一刻,马洪斌如释重负,觉得“堵在心里的那块始终不上不下的东西不见了”。这位军龄20年的副团职军官,走起路来“重新找回了昂首挺胸的感觉”。

过去一年里,马洪斌在一种异乎寻常的焦虑中度过。折磨他的其实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常设命题——选择。

不知多少个夜晚,他像精算师一样对自己的未来加减乘除,一种从未有过的茫然涌上心头。就好像手里拿着的指北针突然失效,指针不断摇晃旋转一样,马洪斌一下子迷失了人生前进的方向。

军报赞自主择业:转业到部委办公厅工作琐碎压力大

“选择自主择业,还是计划安置?”这个让马洪斌深陷焦虑漩涡的命题,事实上也是许多军转干部无数次在内心打转的问题。由此衍生出的子命题可谓五花八门:“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选择边缘部门的重要岗位,还是选择重要部门的边缘岗位?”“选择就业还是创业?”……

网上一篇很火的帖子,折射了这一群体性焦虑。这篇名为“部队干部单位选择参考”的帖子,从权力、经济收入、繁忙程度、政治前途潜力等维度,以指数的形式系统分析了党群、人大、政府、政协等系统的优势和劣势,事无巨细,洋洋洒洒,堪称一部操作手册。

人生坐标不同,选择参照系也会不一样。就在马洪斌做出决定的同时,很多军转干部也做出了属于自己的选择。

一位来自某特战部队的转业军官考进了某政府部门。曾经一路冲杀磨砺的光荣与梦想,如今平静地躺在他的档案里。脱下军装,如同很多战友一样,他选择了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

有人选择过安稳日子,有人选择换一种活法。陆军第21集团军某旅原副旅长兼参谋长高建成,如今在某公司任副总经理。公司上下认同高建成身上的能力素质和价值观,这让他有种归属感——又有了当初入伍参军时的那种激情和干劲。

高建成见识到一些战友失掉激情后的样子。“人生的光环仿佛在脱下军装的一刹那间便褪去了。或者,人生的最高点永远定格在军旅的最后一天。”高建成说,“有的才40来岁便有了养老心态,要么放弃自己,要么在等靠混中消磨着曾经一腔热血的人生;还有的总是觉得委屈,在自怨自艾中随波逐流……”

“选择无所谓对错,但无论哪一种,都可以过得有尊严。”在《中国人才》杂志副主编张圣华看来,一些军转干部的消极心态来自于选择与期望的错位和落差。

这位曾经“翱翔过蓝天、发射过导弹”的空军转业军官认为,选择面前,那些外在的许多参数或许都是虚的。事实上,我们只需问自己内心一个问题:这个岗位、这份工作,是否让自己感到有成就感、有获得感、有价值?

的确,对于大多数军转干部来说,这辈子也许干不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是,我们可以让自己有尊严地工作、快乐地生活。

“永远别高看自己,也别看低自己。”张圣华说,无论在部队还是在社会,我们都要清醒认识自己、定位自己,这是选择的前提。

最近,张圣华写了一首诗,名字叫《一滴水》。他特别想把其中的一些话,送给转业的战友们——

“看似孤单的你,却蕴含着万物的营养;看似渺小的你,心中却装着无数颗太阳……一路在荆棘中前行,纵然粉身碎骨,也要播种新生的希望。”

军报赞自主择业:转业到部委办公厅工作琐碎压力大

是什么影响了你的选择

——军转干部安置选择路径观察

2016年9月4日,沈阳地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秋季专场招聘洽谈会在沈阳人才市场举行。

2016年9月4日,沈阳地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秋季专场招聘洽谈会在沈阳人才市场举行。

军报赞自主择业:转业到部委办公厅工作琐碎压力大

走,还是留?过去的2016年,很多部队干部心中都曾闪现过这个问号。不知是从谁口中开始,“三十万分之一”的称呼迅速流传。

原北京军区干部魏东是第一批“三十万分之一”。2015年9月,听完习主席在胜利日大阅兵仪式上的讲话,他开始认真考虑“进退走留”。

2016年,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全方位发力。伴随军改脚步,全国5.8万名部队干部脱下军装。初步统计,其中选择自主择业安置方式的近50%,占符合自主择业条件人数的67%,均为自主择业安置政策实施以来最高比例。

军报赞自主择业:转业到部委办公厅工作琐碎压力大

比例攀升,自主择业“升温”

“被动等待组织确定转业、被动等待组织安排工作、被动适应新的环境”,军事科学院研究员王法安曾在一篇文章中如是评价过去一些转业干部的消极被动状态。

如今,这种“被动”状态正在发生改变。“转与不转”“如何转”成为越来越多干部自主理性选择的结果。70后、80后军队干部逐渐成为转业干部的主体,他们大多数具有本科、研究生学历,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或者管理经验,综合素质高,思想也更加活跃,转业进入公务员队伍不再是他们的唯一追求。

“计划分配,还是自主择业?”多一条路,也多了一重纠结。

没有在去留问题上花太多时间的魏东,在“怎么转”这件事上想了很多。在部队干部部门的工作经历,让他更加熟悉转业政策。2015年,他因公到某国家部委帮助工作,不穿军装、挤地铁、早八晚五,除偶尔必须回原单位,与地方普通公务员无异。亲身体验过其间甘苦,权衡各种因素,魏东心中的天平向自主择业倾斜。

从统计数据来看,2001-2003年,自主择业安置方式实施的最初三年,选择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比例分别为18.9%、30%和32.4%,经历了短暂高峰之后,从2004年起开始回落。即使在2004-2006年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期间,国家对选择安置方式的条件做出调整,这几年的自主择业比例仍呈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

2014年,选择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人数占当年转业干部总数的比例为22.1%,突破了此前持续9年低于20%的状况。2015年,这个比例突破转业干部总数的1/3。

2016年,自主择业比例再度大幅升高,与自主择业条件的放宽不无关系。中央出台军改期间安置政策文件,文件中做出“四个放宽”规定,其中一个为“放宽自主择业军龄和职级条件”,自主择业年限由20年调整为18年,很多原本不够年限的部队干部多了一个选择机会。

另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近年来,自主择业配套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管理服务机构逐步健全,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的扶持、宣传力度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鼓舞和引导了当下军转干部的选择。

最实际的,最有吸引力

“有保障,还自由。”这是自主择业安置方式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2001年自主择业安置方式实施以来,国家多次调整规范自主择业退役金。作为正团职干部,魏东如果安置在北京,月退役金能拿到8600元左右,这还不包括各种其他待遇保障。

北京市自主择业管理服务部门同志在一次政策宣讲上介绍,符合条件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可以享受相应的住房补贴;未就业期间,与所在区(县)政府工作人员一样纳入社会医疗保险。首都的就业创业环境好,很多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会再找一份工作,以北京的平均工资水平,也可以获得不错的第二份收入。

这种“经济”吸引力在艰苦地区更为明显。在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人数最多的新疆,退役金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最近一次退役金调整后,正团职军转干部每月可拿到1.2万余元退役金,正营职军转干部的月平均退役金也接近1万元。

同样的情况也在西藏存在。因有驻藏津贴,西藏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月平均退役金达到了1.6万元,超过当地普通公务员工资,也超过了全国大部分省份的人均收入。多年来,西藏选择自主择业安置方式的比例最高。

耐人寻味的是,从全国整体来看,选择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人数并不均衡,经济欠发达省份数字高于经济发达省份。例如浙江,GDP常年位于国家前列,却是自主择业人数最少和选择自主择业比例最低的省份。

2001-2016年,浙江共接收自主择业军转干部1000余人。2016年,该省接收的1964名军转干部中,有238名自主择业,尽管自主择业比例较上年提高7.2个百分点,但仍然是全国最低。

浙江正团职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月平均退役金为8700元左右,正营职月平均退役金7000元左右。而当地正处级公务员月平均收入为1.1万多元,正科级公务员月平均收入9000多元。虽然该省就业创业环境优越,但鉴于不错的收入、稳定的工作、较高的社会地位,军转干部更青睐计划分配。

待遇保障与计划分配军转干部相比差别不大,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却有更多时间,自由自主地安排工作生活,这在强调组织纪律性的部队和机关事业单位都无法实现。

安置背后,需正视的现实

魏东的一位前同事,先期转业安置到某国家部委办公厅,引起了大家的“羡慕嫉妒恨”。一次小聚,向同事请教经验,他才了解到,原来同事的岗位在办公厅下属单位,非领导职务,远离核心业务,工作琐碎繁杂,压力却不小。

基于我国国情,军转干部主要由政府负责安置。多年来,地方各级一直将军转安置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落实。目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仍是安置主渠道。“十二五”期间,全国共接收安置计划分配军转干部16.48万名,其中大多安置在机关事业单位。随着国家和军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军转安置工作也遇到了矛盾和问题,比如过于向大城市、向党政机关集中,超编、超职数安置的可持续性问题,以及一些军转干部安置的岗位和专业特长不匹配,等等。

江苏省某地市军转办主任曾讲述过这样一个事例:该市历年接收安置的高职务军转干部比较多。某机关的领导职务一直由师职军转干部担任,却在几年间三易其人。第一位师职干部适应岗位很快,干得不错。但时隔两年,该单位必须再实职安置一位师职干部,组织上与现任领导谈话做工作,由他退居二线,安置了第二位干部。时隔几年,为安置第三位师职干部,历史再次上演。“几位师职干部业绩都不错,但他们也都理解地方的难处,为大局做了牺牲,都愉快地服从了组织安排。”这位主任说。

职务晋升难,则是计划分配军转干部普遍面临的另一现实。现就职于山东某民营高校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张照华,曾在选择安置方式时咨询了先期转业的战友。其中一位早年转业到山东某地市机关,尽管本人能力不错,但受制于各种因素,时隔多年职务没有任何变化。另一位战友自主择业后应聘到企业,从一线业务员做起,没几年就得到重用,被提拔为副总。听从同学的建议,张照华走上了自主择业之路,如今,他已经是所在高校下属学院院长,在教职工和学生中有不错的口碑。

走出“围城”,遵从内心就好

公务员身份“光环”不再,也是影响部队干部安置选择的一个原因。自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从严管人、管事、管物、管钱等制度的不断出台,权力被关进制度的笼子。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马庆钰在接受采访时说,随着制度和管理越来越严格和规范,公务员要习惯在更多约束、更严监督下工作和生活。

褪下“光环”的公务员身份,附加在其上可能获得的权力资本、隐形福利和社会关系也在渐渐消失。

“公务员也是普通上班族,只是保证机关正常运转的螺丝钉。”2013年转业到北京某直属机关工作的孟欣欣,同部门就有好几位军转干部。她说,与所有人一样,大家关注的房子问题无法解决。工资收入与北京的房价比起来杯水车薪,显得捉襟见肘。

本轮军改,为了进一步优化军队组织体系和人力资源结构,在裁军的30万员额中,干部比例近半。军转干部数量增多,将有更多人进入党政机关,安置压力增大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把军转干部安置好、使用好,是对地方接收安置工作的新一轮考验。

新一年开始,无论计划分配还是自主择业,2016年的军转干部们都步入了新角色。一位开了微信公号的军转干部这样写道:“转业,为军人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窗,推开了人生的另一道门,尽管打开这扇窗、推开这道门并不轻松,但窗外的别样风景,门后的未知世界,我们总得有兴趣去看一看,有勇气去闯一闯。”

魏东继续着挤地铁上班的日子,新单位离家20多公里。他改变了自主择业的初衷,就在填报安置去向之前,妻子怀上了二胎。为方便照顾家庭,他把老人接到了身边。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实,让他最终决定选择计划分配,并安置在某部委机关。“还是走一条安稳之路,不折腾了。”他说。

军转干部的路该怎么走?也许他能给你启发。请看一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自述——

选择一份有归属感的工作

网络配图

网络配图

我认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切不可盲目照搬。现在的心灵鸡汤太多,都喝下去恐怕会把胃撑坏的。

我为什么选择自主择业?归根结底是性格使然。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句话非常火: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当时看到后热血沸腾。我相信在部队外面还有一个更广阔更精彩的天地,这一生倘若不去体验、不去经历,那是一种怎样的遗憾?!

人们常说离开部队、进入社会很难,作为亲历者,我完全同意。人到中年,突然变换一种生存环境,而且这种变化是全方位、深层次、快节奏的,不身处其中,很难体会那种煎熬的滋味。

那么,到底难在哪里呢?我结合自身情况分析了一下,觉得主要是离开部队难、面对社会难、选择工作难,这是环环相扣、逐步递进的人生三场大考,既考智商,也考情商,更考逆商。如果能把这三场大考考过,也就顺利地转变了角色、融入了社会,你也必然成为人生的赢家。

每个人都要客观看待自己,特别是要客观看待自己在部队所做的工作、所受的苦累。在部队一天,就会吃一天的苦、受一天的累。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苦累,不是你一个人在吃在受,而是所有人都在吃、都在受。不吃苦受累,老百姓会敬重你?组织会提拔你?其实,入伍就意味着吃苦受累,这个道理根本不用讲。

社会是复杂的,但绝对不是可怕的,没有必要畏首畏尾。很多人说,现在经济不景气,不要轻易离开部队。这话我很反感,军人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磨炼,是有很强竞争力的。况且军转干部离开部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证军转干部有稳定的收入,我觉得凭着这些待遇,再加上我们个人的努力,我们完全可以过得有质量、有尊严。

离开部队进入社会,要不断地告诫自己,环境已经改变,身份已经转换,按老套路出牌,迟早是要闹笑话的。我们有些军转干部当惯了领导,形成了比较顽固的领导思维,架子端得比较高,就是放不下来、低不下去,这是很要命的。我的理解是,与其他人相比,你尽可以保持精神上的高贵、思维上的敏锐,但言语和行动必须是谨慎的,总之以开放的心态、矜持的姿态开始新的生活。

选择工作,急躁是第一大忌。因为急,你会判断失误,也因为急,你会迷失方向。军转干部特别是自主择业干部,一般来说,都年龄不小了,选择工作要慎之又慎,选择错误,付出的代价暂且不说,一方面脱离干系很难,另一方面重拾信心很难。

要好好想想,我们选择一个工作是为什么?是做一番事业成就自己?还是做一番事业取悦他人?我给朋友多次说:我出来做事,固然是要挣一份收入,但这不是根本,根本是选择一份有归属感的工作。那种为了面子轻易做出选择,以至于时日不多就后悔不已的事,坚决不能做。

(责任编辑:马少騄 CN061)
关键词:军报自主择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