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习近平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演讲时指出,“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各成体系、各具特色,但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和共同追求,都重视中道平和、忠恕宽容、自我约束等价值观念。”这样的演说,在寻找文化的相似点、文明的共通点的基础上,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之于现代世界的借鉴意义。
讲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和主张
习近平主席出访讲的更多的还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
他从历史、文化和现实的角度,讲中国倡导的正确义利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大国关系、亚洲新安全观、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等,讲中国和平发展对世界的好,讲中国对人类文明及其进步的贡献,展示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首先,习主席从文化的角度来阐释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2014年,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的演讲中指出,“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中国自古就倡导‘强不执弱,富不侮贫’,深刻总结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天下大同等理念在中国世代相传。”
再者,习主席从历史的角度来阐释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2014年,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指出,“中国人民经过逾百年前赴后继的不屈抗争,付出几千万人伤亡的巨大牺牲,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中国人民对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记忆犹新,尤其珍惜今天的生活。中国人民希望和平、反对战争,所以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也不允许别人干涉中国内政。我们过去一直是这样做的,今后也会这样做下去。”
2017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指出,“国家和,则世界安;国家斗,则世界乱。从公元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到两次世界大战,再到延续40余年的冷战,教训惨痛而深刻。”这样,就从自身历史体认和世界历史比较的角度阐释了中国选择和平发展的理由。
最后,习主席从现实的角度阐释中国的和平发展主张。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指出,“这个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时期的集团对抗不复存在,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2014年,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演讲时指出,“当今世界,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老路还能走得通吗?答案是否定的。不仅走不通,而且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只有和平发展道路可以走得通。所以,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2017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指出,“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力量的上升远远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
总之,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着高度的自信和自觉。这份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历史的深切认知,来源于对现实发展大势的充分把握。(作者:张广昭陈振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