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节前,习近平回到自己曾插队落户过的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看望村民们,并给乡亲们送上他自己出钱采办的年货。
2016年春节前,习近平在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同村民一起打糍粑。他对乡亲们说:“我对井冈山怀有很深的感情。这是我第三次来,来瞻仰革命圣地,看望苏区人民,祝老区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一年又一年,在最重要的节日来临时走进人民群众中,已经成为了总书记的活动惯例。“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习近平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多年如一日,最牵挂是困难群众
在1200余字的2017年新年贺词中,总书记10次提“人民”、5次提“群众”,用了187个字的段落来谈“脱贫”。他说,“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部分群众在就业、子女教育、就医、住房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不断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掷地有声的话语,令人民心中暖意融融。
而把目光聚焦在习近平的每次考察调研行程上,更是不难发现,亲自走访困难群众家庭是总书记的“必选项”。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已经到过全国28个省(区、市)的30多个贫困村镇进行调研,无论是祖国边陲还是革命老区,习近平一次次表达着对困难群众发自内心的关切。2014年在内蒙古调研时,习近平在村民家中真诚地说:“过这个春节,确实能看的人也不多,但是总想找一些有代表性的看一看。”他说的“代表性”,正是那些困难群众家庭。
面对困难群众,习近平从来谦和可亲。2016年,他在江西调研时来到了贫困户张成德家,察看了厨房、卧室,也看了羊圈、娃娃鱼池、水冲厕所。当时,张成德的老伴拉着总书记的手激动地说:“感谢您来看我们,您可是国家的当家人啊。”而总书记接过话茬说:“是人民当家作主,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帮你们跑事的。”
在走访中发现了有待改善的细节问题,习近平也会亲自提出解决方案。今年在河北张家口调研时,总书记就亲自给当地农家院的规划支起了招。他就自己所见,直言不讳地指出,“我觉得院落还是显得乱了一点”。并提出建议,认为房子的生活区、生产区、养殖区要合理布局,改厕问题也要科学设计,还要尊重民意。
习近平爱与困难群众“话家常”,说的都是最朴实的大白话,也都是最真切的大实话。他讲村中的党支部要起到带头作用时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他讲基层的扶贫工作时说,“决心有,目标有,措施有,关键在落实”。句句实在、接地气。
每次看望过困难群众后,习近平也会对扶贫工作提出更高的标准、更具体的要求。在甘肃,习近平说,“多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多到发展最困难的地方去打开局面。”在陕西,习近平说,“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在江西,习近平说,“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习近平曾说,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
正是有了这样的决心,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
喜欢接触青年,寄语扣好人生的扣子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说。除了困难群众,习近平也特别爱走到青年学子中去。2013年,习近平考察过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2014年,考察过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澳门大学等;2016年,考察中国科技大学。在校园里,总书记是一位和蔼的长辈,是青年朋友们的“知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