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华人办国际奖靠大腕撑门面远远不够

2016-12-24 12:18:21  澎湃    参与评论()人

诺贝尔奖的奖金近些年来一直在缩水,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著名歌手诗人鲍勃·迪伦(Bob Dylan)还一度玩“冷对抗”,拒绝出席颁奖典礼。与此相对的是,随着华人所主导的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和科技水平的强势提升,华人开始自主发起设立面向全人类的科学技术奖,获得了世界瞩目。“邵逸夫奖”、“唐奖”、“未来科学大奖”、“复旦-中植科学奖”等国际性奖项的陆续推出,国际奖项中刮起了一股浓郁的“华人风”。

华人设立的面向世界的国际奖项,有助于提升华人在这个领域的话语权,有助于改变过去完全由西方控制的单极局面,使得国际奖项更加多元。当然,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也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华人设立国际奖项的道路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为了更快地学习国际经验,并且能够根据华人自身的特点,设立面向世界的国际奖项,有必要对于近些年华人设立的国际奖项进行梳理,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挑战进行总结,提出更好的发展策略。

主要国际性奖项的比较

在科学性国际奖项方面,目前由华人设立的奖项至少有四个,分别是“邵逸夫奖”、“唐奖”、“未来科学大奖”、“复旦-中植科学奖”。根据表1中与诺贝儿奖项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华人设立的这些国际性科学奖项主要都是对于诺贝尔奖的补充。笔者在《诺贝尔奖的金色光环会褪去吗?》一文中,曾经阐述过这种补充作用。

从这些奖项的情况来看,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诺贝尔奖的空缺,正在逐渐改变完全由西方所控制和主导的国际奖项体系,来自东方的声音越来越响,国际奖项体系逐渐出现了多极化和多元性,形成了中西方互补的多元格局,对于全球范围内的科学技术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华人设立国际奖的挑战

作为后起之秀,华人要在西方控制的国际奖项体系中异军突起,面临着诸多挑战是可想而知的。华人设立的国际奖项,被拿来和已经有的具有权威性的国际奖项进行比较是很正常的事情。

与这些老牌的权威奖项相比,华人新设立的国际奖项肯定会存在不足之处,在影响力和权威性上肯定是会存在较大差距。例如,“唐奖”一出世,就被与诺贝尔奖拿来比较。2013年,《自然》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报道,就是以“亚洲诺贝尔奖”(Asian Nobels)来称呼唐奖。所以,作为后来者,华人设立的国际奖项肯定会被非常苛刻的标准和眼光进行反复检视,在设立和评选过程中的每个细节,若存在问题,都可能会被挑出来而备受质疑和指责。刚刚颁发的“复旦-中植科学奖”,就遭来了海内外科学家的质疑。这种质疑对于一个新设立的国际奖项而言,肯定是不利的。分析这些质疑声,矛头直指这个奖项的评选标准,认为评选标准存在问题,或者获奖者遴选过程存在问题。这种质疑和指责,对于一个国际性科学奖项而言,往往是致命的。国际性奖项的关键是其权威性,若权威性受到质疑,那么,该奖项所代表的荣誉含金量就会大打折扣。如此的奖项,即便是奖金额再高,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力,最终很可能被科学界所遗弃而无疾而终。这点恰恰是当前华人设立国际奖项所需要尽可能避免的。

中国人做事情有个跟风的习惯,只要觉得看起来不做,就会盲目去模仿。华人在设立国际奖项时,要避免出现设立“山寨版”的国际奖项,而是应该非常认真地去设计遴选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严格按照学术科学标准及贡献来遴选候选人。以“复旦-中植科学奖”为例,据“复旦大学”官方微信介绍,奖项的评选坚持“优中选优、宁缺毋滥”原则,候选人须为在世的相关领域科学家。该奖的评选委员会组成看起来也是很强大的,物理和生物医学领域的4位资深评委均为诺贝尔奖得主,数学领域的1位资深评委为菲尔兹奖得主,另1位资深评委为前国际数学学会主席。但是,首次颁发就遭来了海内外学者的质疑,如此多的质疑说明该奖项在组织运作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华人新创一个国际奖项的艰辛。其实,类似的问题即便是诺贝尔奖也存在,例如2014年呼声很好的华裔女科学家庄小威意外没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对此,学界发出了不少质疑的声音。当然,老牌国际奖项在处理这类事务上很有经验,组委会马上派出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委员曼斯·埃伦贝格接受采访时,回应了“华裔女科学家庄小威同时发表的研究论文但未获奖”的质疑,并出示证据说明获奖者早在1995年就发表了理论设计论文。反观“复旦-中植科学奖”组织方在处理此类事务上的经验明显不足,当质疑声四起时,不但没有派出有分量的人出来澄清和说明,也没有出示相关证据,而是由秘书处给出了一个回应,草草了事。
华人设立国际奖的误区

刚刚颁发的“复旦-中植科学奖”,引起了不少质疑。但是,仔细推敲这些质疑的声音,发现不约而同集中到了一个问题上:“复旦-中植科学奖”首次颁发为什么选择颁给美、日两位科学家而没有颁给华人科学家?

华人科学家是不是比这两位美、日科学家更值得获此奖,我并非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不好评价。但是,依据这个观点提出质疑,而且这种质疑声主要来自华人学者,因此,不免让人产生一种印象,似乎是因为华人学者没能获此奖而感到愤愤不平,颇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味。

其中,还有一种声音认为,“复旦-中植科学奖”应该关注华人科学家的成就,用不着成为外国奖项的附加品,颇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我认为,这些质疑的声音本身就有问题。既然是国际奖项,那么,就不能搞倾斜,不能因为是华人设的国际奖项而优先照顾华人学者。这种思维还是典型的狭隘思维,对于华人设立国际奖并无帮助。华人设立的国际奖要避免出现思维上的误区,而应该平等考察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家,既不给予华人学者特殊照顾,也不给予其他背景的学者故意照顾,而是完全通过考察其对于科学研究上的贡献和作用来进行评估和遴选。

这方面,“唐奖”可以作为参考。迄今为止,“唐奖”已经颁发了两届,对于评选的结果,基本上没有什么多少质疑的声音。在评选过程中,是否华裔并非是评选的标准。比如,今年华裔年轻学者张锋就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唐奖”。我曾经和诺贝尔经济学的主阿尔文·罗斯教授讨论过“唐奖”,他给予“唐奖”很高的评价和肯定,他曾在我的著作《达观天下:跟尹衍梁学管理》一书推荐中这样写道:本书主人公创立“唐奖”,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复旦-中植科学奖”的设计,其出发点是对的,就是一个面向世界的国际奖项。但是,由于是第一次举办,在组织方面经验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整个过程,给人的印象是没有做好精准的准备工作,略显仓促,在应对质疑上也存在明显的经验不足。尽管该奖4位资深评委均为诺贝尔奖得主,但是,这些诺奖得主真正参与此事到何种程度,并不知晓。“唐奖”在评选过程中,其总召集人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先生是亲历亲为,投注了大量的精力。他把办好“唐奖”作为自己有生之年最重要的事情,因此,他下足了功夫。我在哈佛大学和丘成桐先生讨论“唐奖”时,他说,“唐奖”办得很好。

因此,华人在设立国际奖项时,仅仅邀请些诺贝尔奖得主来装点门面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让这些顶尖科学家能够在评选过程中能够真正发挥出作用,这个才是国际奖项含金量的关键所在。华人在新设国际性奖项时,容易急功近利,认为只要请些科学界的大腕来撑门面,就能保证奖项的权威性。这又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花重金请这些大腕来,并非是仅仅为了撑门面,关键是要帮助评选出世界公认的得奖者。归根到底,一个国际性奖项的权威性取决于其获奖者在科学界中的贡献和地位。真正把世界公认的杰出科学家评选出来,并给予重金奖励,这样的奖项才是对于人类进步有实质性的贡献的奖项,才具有权威性。
华人设立国际奖的策略

随着华人经济圈的形成和不断崛起,华人在国际舞台中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重要,华人来设立面向世界的国际性奖项也会越来越多。华人要办好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际奖项,需要有正确的策略。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独特性,要办出自己的特色,不能再走“山寨”路子了。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荣誉教授哈里特•祖克曼(Harriet Zuckerman)在其关于诺贝尔奖历史的著作《科学精英:美国诺贝尔奖得主》(Scientific Elite:Nobel Laure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中指出,诺贝尔奖的优势来自多种因素的结合,首先就是它独特的起源。可见,这个老牌奖项在其新设之初就是以强烈的独特性而横空出世的。当然,那个时候这类奖项还很少,比较好形成其独特性。现在,国际上大大小小的国际性奖项已经很多了,分别在各自领域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或者建立起公认的影响力。在这种格局中,华人通过新设国际奖项而后来居上的难度要比过去大得多,唯有通过制造“差异化”才能使得新设立的国际奖项有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复旦-中植科学奖”在奖项的定位上,比较笼统,并没有形成鲜明的个性,所以,更容易遭致质疑。举个例子,该奖首届获奖人是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与2014年首届“唐奖”生物医药奖获得者完全一样。如此亦步亦趋,即便是通过严格的遴选选出的获奖者,但是会给外界一种简单模仿甚至直接抄袭的不好印象,也为质疑者提供了一个直接的理由。例如,就有学者抓住这点,直接指出,“如果加上一个,就不一样了!” 重复选出同一个人获奖并非不是不可能,但是,若存在可供选择的多种候选人的情况下,继续重复之前的获奖者,给人的印象并不是很好。所以,华人新设国际性奖项并非是坏事,但是,关键是要把各项工作都做扎实,做到位才能出好的效果。正如有学者评价说:“设立一个奖的话,you really have to investigate who are the real people who made contributions(你需要真的去做调查谁确实做了什么贡献)。复旦大学创立了一个大奖,这是一个机会,只要把功夫做到家,其实是一件好事。”这是很中肯的意见,华人在设计和组织国际性奖项的过程中应当把基本功做好,不能为了宣传而去做国际奖,那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效果自然不会好。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华人创办国际性奖项也成为了一种潮流。但是,这个事情任重而道远,并非能够一蹴而就可以做成的。华人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了的奖项时,切忌急功近利,而是应该切实做好基本功,做好评选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选出公认的杰出科学家,才能逐渐积累奖项的权威性。在组织运作上,尽可能减少商业运作的成分,而是以非盈利的运营模式来进行运作。对于广大华人科学家而言,也要改变认识上的误区,不要认为华人创办的国际奖可以让华人科学家获奖的概率更大。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偏见,具有狭隘性。既然是国际性奖项,那么,是否是华人不应该成为获奖考虑的标准。任何新生事物,在发展初期都会遭遇一定的挫折。只要及时总结经验,并且合理调整部署,相信华人新设的面向世界的国际性奖项未来会办得越来越好,在国际中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高。

(责任编辑:陈倩 CN03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