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日媒称中国北极政策已成型:不当看客 积极参与开发

2016-12-19 07:46:02  参考消息    参与评论()人

参考消息网12月18日报道 日媒称,中国最近在冰岛建设一个观测站引起人们关注。事实上,中国政府至今未公布其正式的北极政策,与北极地区其他主要参与者如美国和欧盟形成对比。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12月14日发表文章称,鉴于中国对北极日益浓厚的兴趣,它应该阐明其目标。为了减轻北极国家的关切,中国高级别外交官已开始公开阐述中国如何看待它在该地区扮演的角色。

8月20日,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队结束了全部六个短期冰站和一个长期冰站的作业,开始返回低纬度海域继续进行北冰洋大洋作业。“雪龙”船预计9月26日返回上海港。新华社记者伍岳摄

中国的北极政策是什么样的?它对北极来说意味着什么?

中国现在显然自称“近北极国家”、北极的一个主要利益攸关方。中国认为,北极不断变化的环境和资源对中国的气候、环境、农业、航运和贸易以及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着直接影响。中国也有政治意愿参与规划北极治理。

文章称,中国的北极政策有三大支柱,即尊重、合作和“双赢”解决方案。

首先,中国尊重国际法给予北极国家和土著人的权利。这意味着中国承认北极国家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享有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作为交换,中国谋求国际社会认可它自己按照国际法在北极享有的合法权益。例如,中国海洋极地的公海部分享有某些自由,比如航行、飞越、研究和捕鱼的自由。中国已表示无意挑战现有的北极管理制度。中国希望参与规划北极治理使其对中国有利。中国以观察国身份加入北极理事会便是证明。

第二,中国希望参与北极开发协作并分享这种伙伴关系的成果。中国重申,北极问题是全面的、多层次的和相互联系的。因此它主张,北极地区的协调应该从科研合作扩大到所有北极问题,比如环境、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以及文化和人力资源交流。同时值得指出的是,中国认为可以确立一个更好的制度体系通过多元化合作促进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

第三,中国现在拥有资金、技术和市场让北极国家感兴趣。中国还是北方海航道的潜在使用者,这条航道西起俄罗斯的喀拉海峡(位于新地岛以南),东到白令海峡,由多条航线组成。其中,中国主办了第五届世界驯鹿养殖者代表大会。这充分说明中国正设法弥合北极传统产业与中国广阔市场之间的距离。不过,要在此基础上继续有所作为就必须加强政治互信和相互尊重,在中国和北极国家之间实现双赢商业合作。

文章称,虽然中国有明确的(尽管是不成文的)北极政策,但它仍在提高能力以免在北极事务中只是扮演一个象征性角色而已。迄今为止,它只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有一个北极观测站(黄河站)。相比之下,中国在南极有四个科考站,第五个正在建设中。在与北极有关的决策过程中,比如在国际海事组织内通过《极地水域船舶作业国际规则》和当前关于北冰洋中心公海部分渔业监管措施的谈判,中国总体上表现得平静、配合。中国极少在谈判中发难。与此类似,中国在北极地区可能会是一个富有协作精神的伙伴。中国北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在对资源丰富的北极的治理中不被抛在后面。

(责任编辑:穆启春 CN063)
关键词:北极政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