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发出后,受到了不少网友的吐槽:“难道专家以为不刮风么?”还有网民通过央视报道中大黄鸭的流动速度判断,“不会有多少水到达北京”。
次年的全国两会上,刘雅鸣对“大黄鸭测水速”做出了回应。
她对新京报解释:南水送到北京,可不是像洪水一样滔滔不绝流的,那样河流还受得了吗?调水是根据北京的需求进行控制,什么时候流、流多少水都是要调节的。
“通过大黄鸭的速度来判断南水北调失败,这是外行,不能这么判断。”
事实上,刘雅鸣此番卸任“被吐槽”的水利部,来到的是“挨骂多”的气象局。因为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水利部和气象局,都是民众最为关心的领域。
今年6月,“政事儿”曾刊发《上任9年,这位“一把手”为啥要10次面对质疑?》,说的这位“一把手”,正是刚刚卸任的前任局长郑国光,也就是刘雅鸣的前任。
郑国光出任气象局局长近10年,至少10次在极端天气、气象灾害、公共事件等发生后公开回应公众质疑。其中,有3次回应“天气预报不准”这一话题。
据公开数据,在中国,天气预报的定性预报准确率超过了80%,定量预报准确率则在20%左右。受制于当下的科技水平,“天气预报不准”,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
“我们的预报员啊,很想报准,但经常报不准,这是我们很苦恼的事情”,郑国光对此坦陈:“可是受到一些技术、水平(限制),预报员都是(想)要讲真话,(结果)经常讲错话。”
郑国光在电视访谈中透露,曾经有小孩子问他:“气象台预报不准,你气象局长丢不丢人啊?”
“我说我感到很惭愧。”当时55岁的郑国光说及此,面带歉意。
2012年7月21日,北京大暴雨致79人遇难,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我们预报的是暴雨,但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大,这么集中”,郑国光后来面对媒体提问时回应,“北京这地方,有很多的影响因素,比如说北京市三面环山,就是说地形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它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地形影响大一点、地形影响小一点?”
郑国光无奈地摇了摇头,“要预报员提前做出预测,非常困难。”
此番刘雅鸣履新成为中国气象局首位“女掌门”,或许未来她会像前任郑国光一样,不时面对公众的质疑和媒体各种刁钻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