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普通话最标准的地方竟不是北京!是这个小县城(4)

2016-10-24 07:47:45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2013年,时隔60年,白凤然又一次参加了语音采音工作。

从2012年开始,国家开展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河北参与此项工作,组织省内各地的方言语言采集分析,白凤然成为滦平地区语音采集的对象之一。

为了取得良好效果,录音都是在凌晨进行。当时74岁的白凤然每天要在地下录音室里录四五个小时,却没丝毫怨言。他说,“这几年,滦平普通话之乡的名声越来越大,为推广普通话,为宣传滦平文化,做这些,我心里很满足”。

滦平县委书记蔡福浩说:“挖掘滦平在语言方面的文化资源,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普通话是十多亿人使用的语言,全球影响力还在进一步扩大。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把这份文化自信转化为文化软实力。”

滦平县委县政府打出了“组合拳”:建普通话体验馆、设普通话体验区、筹建全国语音博物馆、与国内顶尖机构合作开展相关研究……

汤云航,语言文字学者,河北旅游职业学院院长。他与滦平结缘是从做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开始的。

大约20年前,他作为考官在承德搞普通话测试,当把测试结果报到省普通话测试中心时,因为二级甲等以上人数太多被质疑标准太松。“我敢说,在滦平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是滦平人,他的普通话水平至少是二级甲等!”

汤云航说,目前,滦平话和标准普通话的相似度到底有多高,还没有科学统计数据和深入的理论研究定论。“借国家语委将滦平列为全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县的契机,建立语音博物馆,将考证与建设结合起来。”

“普通话体验区”是国家语委授予滦平的名号,滦平人努力用好这个名号,加快对普通话的文化挖掘。

旅游旺季,金山岭长城脚下的一家农家院,几乎客满。“这里有长城,有自家地里的绿色蔬菜、绿色大米,还能和老人小孩儿聊几句,听听他们的普通话,挺有意思的”,天津游客魏先生说。

在滦平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在金山岭游客中心、在金沟屯普通话文化展,都设有一种有趣的机器,这些地方都是省语言文字测试中心设立的普通话模拟测试点。测试者戴上耳机,进行人机对话,20分钟过后,普通话成绩就出来了。

滦平县职教中心校长孙立侠介绍,测自己普通话水平的人往往排大队。

在农家乐、采摘园、茶馆、普通话一条街上,以“生活态”方式感受、融入普通话氛围,是滦平打造“普通话体验区”的一步棋。

滦平县委县政府的考虑是,让游客、外宾来这里亲耳体验纯正普通话,感受原生态的百姓日常,增强互动性、趣味性,投资不大,但带动的是一系列产业。

滦平县职教中心也变得“身兼数职”,其中一项功能是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留学生普通话实习基地。

去年5月28日,北师大120名墨西哥留学生来这里交流。职教中心工作人员回忆说:“他们都有中文基础,可以和我们侃大山,会重点问我一些字词发音。有个留学生不住地赞叹,学‘滦平音’比‘北京音’省舌头!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一组数据代表了滦平人整体普通话水准。2014年,滦平率先实现了国家2020年语言文字工作主要目标,领跑全国其他地区6年。

滦平规划,在文化体验区设立培训基地,培训播音员、主持人、普通话测试员以及各类有语言需求的人员。

“什么才叫文化品牌?”蔡福浩说,“我们期待不久的将来,人们问学习普通话、学习标准中文发音到哪里最合适?所有人都会告诉他,河北,滦平。普通话就是滦平的文化品牌”。

郝宗菊,土生土长的金沟屯村人,“在北京语言大学读书期间,宿舍里的姐妹们和家人一用乡音聊电话,就自动成为‘加密模式’,我还有点小羡慕”,她莞尔一笑,“当然了,羡慕我的人更多,我的乡音就是普通话,这让我很受外国留学生的欢迎”。

如今,郝宗菊辞掉让人羡慕的工作,回到金沟屯村当起了文化站站长,“吸引我回来的原因是,家乡正依托普通话文化产业,实现县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这事很有意义,也很有前途”。

原文刊载于:《人民日报》10月15日假日生活版

记者:汪晓东、杨倩、温素威、于洋

首页上页1234  4
(责任编辑:李东舰 CN03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