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中国首次同时放归两只大熊猫 "华妍""张梦"回归山林

2016-10-21 07:40:45    中国网  参与评论()人

10月20日,大熊猫“华妍”在栗子坪自然保护区爬出放归笼。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10月20日,大熊猫“华妍”在栗子坪自然保护区爬出放归笼。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10月20日,大熊猫“张梦”在栗子坪自然保护区爬出放归笼。当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在四川雅安市的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将两只雌性大熊猫“华妍”和“张梦”进行放归。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10月20日,大熊猫“张梦”在栗子坪自然保护区爬出放归笼。当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在四川雅安市的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将两只雌性大熊猫“华妍”和“张梦”进行放归。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据悉,这是我国首次同时放归两只雌性大熊猫。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据悉,这是我国首次同时放归两只雌性大熊猫。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10月20日,大熊猫“张梦”被放归自然。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10月20日,大熊猫“张梦”被放归自然。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10月20日,大熊猫“华妍”被放归自然。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10月20日,大熊猫“华妍”被放归自然。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摄

四川新闻网成都10月20日讯(记者刘佩佩)今日上午,由国家林业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大熊猫“华妍”“张梦”放归自然活动在四川雅安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上午10点半,笼门开启,大熊猫“华妍”和“张梦”相继奔向山林。据介绍,这是全球首次尝试同时放归两只大熊猫。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陈凤学、总经济师张鸿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杨新元、四川省林业厅厅长尧斯丹等共同开启笼门。

国家林业局总经济师张鸿文说,将人工圈养繁育的野生动物经过野化训练后放归自然,补充野外种群,是拯救濒危野生动物的重要手段。多年来,我国已经成功开展了朱鹮、扬子鳄、麋鹿、野马等20多种野生动物放归自然工作。大熊猫受自身繁育能力低、食性单一和栖息地破碎等因素影响,其放归自然的难度远远高于其他野生动物。为此,国家林业局组织科研人员经过长期研究,在大熊猫野化训练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并从2006年起陆续将5只人工繁育的大熊猫放归野外,大熊猫放归自然工作取得初步成功。

张鸿文指出,大熊猫放归自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将两只经过系统野化培训的人工繁育大熊猫“华妍”和“张梦”同时放归自然,意义重大。首次尝试同时放归两只大熊猫,既要检测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又要观测它们同时放归野外后的生存活动,是一次全新的科研探索。将“华妍”和“张梦”继续放归到四川省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必将进一步复壮小相岭山系大熊猫野外小种群,有益于实现大熊猫放归自然的目的。

大熊猫作为我国“国宝”和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其保护管理工作一直备受世人瞩目。在我国各级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大熊猫保护事业不断取得进展和成绩。目前,全国已建立了67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大熊猫保护体系,有效保护了60%的大熊猫栖息地和70%以上的野外大熊猫种群。

为进一步强化大熊猫保护管理,我国积极研究探索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并在不断强化栖息地保护的同时,建立了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陕西楼观台大熊猫救护中心为主体的大熊猫圈养种群繁育体系,通过加强科研攻关,成功解决了大熊猫繁育中的技术难题。截至去年底,我国大熊猫圈养种群已达422只,基本实现了人工圈养种群的自我维持,为复壮大熊猫野生种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闻链接:

此次放归的两只大熊猫均为雌性。大熊猫“华妍”体重达80公斤,体长115厘米;大熊猫“张梦”体重73公斤,体长111厘米。据介绍,“华妍”“张梦”分别于2013年8月14日、2014年7月7日出生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经过3年多的野化培训,“华妍”已能独自在野外寻找隐蔽所、采食不同种类的竹子、寻找水源等,其警觉性较高,能识别天敌和伴生动物,并且能够有效躲避天敌和其他危险动物。“张梦”在经过2年多的培训和学习后,跟随母亲掌握了基本的野外生存技能和逃身本领,生长发育良好。经专家论证会评估,“华妍”“张梦”已达到了预期培训目标。

专家认为,两只大熊猫在培训期间表现优异,先后通过了天敌识别、伴生动物识别、建立领地、寻找食物和水源等考验,从所有参与培训的个体中脱颖而出,经业内专家论证,可以放归自然。经过精心准备和周密安排,10月19日,“华妍”“张梦”由耿达神树坪基地运抵放归地。两只大熊猫放归自然后,科研人员将立即着手对它们进行跟踪监测,收集相关数据,开展野外研究,了解它们如何逐步适应新的野外环境,融入野生大熊猫种群。(摄影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衡毅)

(责任编辑:丁勇 CN00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