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习近平与他的作家“朋友圈”(图)(2)

2016-10-19 15:01:29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习近平与他的作家“朋友圈”3

上世纪80年代贾大山(左一)参加人民文学笔会

习近平穿着一件褪色的绿军装,像一名普通的退伍兵,又像一个青涩的文学青年。或许正是因此,当习近平进来的时候,谈兴正浓的贾大山没有注意到他,继续着自己的演说。等了一会儿,趁喝水的间歇,旁人上前介绍。贾大山才明白,面前这位高高大大、清清瘦瘦的青年,就是新来的县委副书记。

接下来的场景曾让习近平印象深刻,贾大山扭头一转就说:“来了个嘴上没毛的管我们!”

但是,习近平并没有介意,依然笑容满面。

作家贾大山总是关注现实,解剖现实。他得奖的《取经》《花市》等作品,就是以政治视角描写基层干部和普通农民。对这座县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他有着深深的热爱和关注。习近平与贾大山很快就谈到了一起,房间内的气氛逐渐活跃了起来。

习近平在《忆大山》一文中记录了当时的情景:“虽然第一次见面,但我们却像多年不见的朋友,有说不完的话题,表不尽的情谊。临别时……我劝他留步,他像没听见似的。就这样边走边说,竟一直把我送到机关门口。”

以后的日子里,每隔一段时间两人就要约见一次。有时是在习近平办公室,多数是在贾大山家里。

习近平与他的作家“朋友圈”4

1991年,习近平夫妇和贾大山合影

1995年底,贾大山不幸患染绝症,习近平十分挂念。1997年2月9日,正是大年初三,他专程赶到正定。在那个他们无数次晤谈的小屋里,两人又见面了。

眼前的大山,枯槁羸弱,目光暗淡,再也没有了当年的红光满面和言辞铿锵。

习近平强作笑颜,提议合影。贾大山说,我这么难看,就不要照像了吧。话虽这样说,他还是努力地坐起来,倚靠在被垛上,挺直了身子。

习近平与他的作家“朋友圈”5

1997年2月9日,习近平和贾大山(右)合影

11天后,贾大山走了。

这是大山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张留影,陪同他的,是他的朋友、他的好朋友。

习近平与梁晓声

习近平总书记关心过的作家朋友,还有梁晓声。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与梁晓声握手时说,“我和你们那些知青是不一样的,我这个人是压力越大,要求自己越强。”总书记说完这句话之后,站在旁边的王安忆说:“晓声也是那样的人。”总书记笑了。

梁晓声对习近平说:“我认为您是有两个故乡的人,书籍是您的第二故乡。”然后,总书记提出了他的看法:“希望文艺家要使我们更多的青年也都有精神上的故乡。”

习近平与他的作家“朋友圈”6

作家梁晓声

梁晓声开了知青文学创作的先河,出版的一系列文学作品深刻地展示了知青群体的痛苦与快乐、求索与梦想,真诚地礼赞他们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美好心灵与情操。正因为他的作品关心普通青年的生活,才会受到总书记的关注。

座谈会后,梁晓声也在琢磨,“习总书记说我和你们不一样,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这一代人中,有的返城后还走不出阴影,这样的人有很多。总书记不是这样的,他强调人应该从各种磨难中走出来,精神上强大起来,变得更坚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