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香港中联办谴责个别候任议员宣誓时的卑劣言行

2016-10-15 07:08:1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香港中联办谴责个别候任议员宣誓时的卑劣言行

10月12日,在香港立法会新一届议员宣誓入职的仪式上,两名来自香港“本土派”的年轻议员,终于撕下了他们的面具,当众做出了一件令全体国人震惊与愤怒的事情!这二人不仅在宣誓入职香港立法会议员时,身批着一个写有“HONG KONG IS NOT CHINA”的蓝色横幅。更令人震怒的是,那个名叫梁颂恒的本土派分子,还在宣誓时故意把中国读成“支那”!

新华社香港10月14日电新华社记者就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个别候任议员在10月12日就职宣誓时公然宣扬“港独”和夹带侮辱国家、民族言辞一事,采访了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负责人。

该负责人指出,个别候任议员在宣誓时公然展示有关标语,宣扬“港独”主张,已经严重违反国家宪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有关法律。他们还在宣誓中刻意使用侮辱国家、民族的言辞,挑战国家尊严,严重伤害了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和海外华人的感情。我们对此表示强烈愤慨和谴责。

该负责人表示,我们注意到个别候任议员的卑劣言行已经激起社会公愤,香港各界人士通过发表声明、示威抗议、网上联署等多种方式表达了强烈不满。这清楚表明,香港社会绝不会容许极少数人肆意践踏法治,鼓吹“港独”言论,危害国家安全,损害香港的繁荣稳定。

香港中联办谴责个别候任议员宣誓时的卑劣言行

梁颂恒(资料图)

香港立法会议员竟叫嚣:我不认为“支那”是侮辱中国人

12日,在香港立法会新一届议员宣誓入职的仪式上,两名来自香港“本土派”的年轻议员身批写有“HONG KONG IS NOT CHINA”(香港不是中国)的蓝色横幅宣誓,其中一个名叫梁颂恒的人还在宣誓时故意把中国读成“支那”,他们的宣誓因此被判无效。据香港媒体13日报道,梁颂恒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不认为“支那”是侮辱中国人,只是口音问题。而“HONG KONG IS NOT CHINA”这句话就像“苹果不是橙”一样,只是陈述事实。

港媒报道称,在12日的宣誓入职仪式现场,梁颂恒的“同党”游蕙祯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英文全称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用脏话念成了“People's Re-fu*king of 支那”。

香港中联办谴责个别候任议员宣誓时的卑劣言行

香港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表示,二人的宣誓无效,将会在下星期三再度为未完成宣誓的议员进行宣誓。

梁君彦重申,届时会按法例裁决是否接纳宣誓,宣誓是很庄严和简单的,希望他们全力合作,然后才能正式履行议员的工作。但他也直言,不能预测他们会做什么。

香港中联办谴责个别候任议员宣誓时的卑劣言行

梁君彦

梁颂恒事后接受港媒采访时称,他不认为宣誓时将China读成“支那”是侮辱中国人,“支那”可解读为不同含义,当年孙中山在海外游说时也有说过,现时有南欧人的口音亦是如此。他认为大家应该从一组誓词去看,判断是针对人,国家抑或政权。

至于宣誓时展示“Hong Kong is not China”披肩一事,他解释说就像“苹果不是橙”一样,只是事实陈述,不知道秘书长陈维安为何质疑他是否理解誓词内容。

香港中联办谴责个别候任议员宣誓时的卑劣言行

梁颂恒表示,他也不能确定自己在下周再次宣誓时是否能正确发出“China”的读音,也不确定是否再用英文宣誓,可能会转用其他语言。

对于梁颂恒“‘支那’不是侮辱中国人”的说法,绝大部分内地网友普遍认为这是敢做不敢当的狡辩之词。

那么,“支那”一词到底有没有侮辱中国人的意思呢?

据了解,“支那”一词最早是古印度对中国的称呼,在唐宋时已被音译成中文,也作脂那、至那、震旦、振旦、真丹等。

古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都曾以“cina”来指称中国。后来,西方各国流行的对中国的称谓“China”,实由此演化而来。

香港中联办谴责个别候任议员宣誓时的卑劣言行

1713年,日本政治家新井白石作《采览异言》一书,在该书中,他将西方国家关于“China”的读音,标以片假名(チィナ),并在左下角附以“支那”两个小号字。此举成为日本地图史上以“支那”标称中国的开端。

虽然在唐宋时期,“支那”一词已经在中国出现,但此后它主要局限于佛教典籍中,并不曾广泛流行开来。中国人普遍以“支那”一词来称呼本国是从戊戌时期的梁启超等人开始的。而他们显然是受到了日语的直接影响,梁启超还曾使用过一个“支那少年”的笔名。

1823年,日本著名军国主义分子佐藤信渊著《宇内混同秘策》,书中称中国为“支那”,强调中国懦弱卑下,表达了对中国的轻蔑态度和一种极为疯狂的征服野心。1888年,这本书被大量出版发行,成为日本侵华的舆论工具,日本陆军部还规定此书为全国陆军将士的必读书。

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全岛开始歧视华人,“支那”一词也成为日本人称谓中国的普遍用语,并从此带上了胜者对于败者的轻侮的情感和心理。

此后,中国从民间到官方开始了长期的抵制“支那”称呼的行为,但这一问题直到日本二战失败才有了根本解决的可能。

1946年6月,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派代表团到日本,用“命令”的方式通知日本外务省,今后不许日本再用“支那”一词称中国。同年6月6日和7月3日,日本外部和文部分别向日本各大报刊、出版社和大学,发出避免使用“支那”的正式文件,规定:“今后不必细问根由,一律不得使用该国(指中国)所憎恶之名称”。

(责任编辑:丁勇 CN00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