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河南“空心村”调查:婚外情严重 离婚率升高(3)

2016-07-11 20:26:36  第一财经日报    参与评论()人

留守儿童占比大缺乏安全感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蒋美华等学者在同期也开展了“河南省农村留守群体生存状况调查分析”的研究。

蒋美华介绍,“在河南省农村留守群体中,留守儿童所占比重很大。”据全国妇联2015年6月的数据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达到6102.55万,其中河南省有654.8万,居全国第二。

“本课题组在河南省焦作N村的调查显示,79户留守家庭中68户有留守儿童的身影,一半的留守家庭中均有两名或两名以上的留守儿童。”蒋美华说。

调查发现,有的留守家庭父母都出去务工,家里没有任何的劳动力,孩子由祖辈照顾,许多祖辈没有经济来源或者依靠低保,这就使得这部分留守儿童生活得非常艰辛。

对焦作市N村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社会活动娱乐活动单一,有一个女孩喜欢玩的沙包还是由奶奶用自己的破衣服布料缝制的,没有办法买毽子、皮筋之类的娱乐器材;有的留守儿童需要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也要承担各种家务劳动。

除了这些生活压力带来的问题外,农村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方面特别面临着人身安全问题。课题组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娱乐设施比较少,活动场所普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这对儿童的人身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影响;有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在闲暇时喜欢骑着自行车在村子里面到处逛,偶尔还和小伙伴一起去村子里比较偏僻的地方、荷塘或废弃的庄子玩耍,存在安全隐患问题。特别对于农村留守女童而言,还面临着性侵等安全问题的困扰。

蒋美华反映,访谈中大部分留守儿童感觉孤单、缺乏安全感。留守家庭的经济条件普遍不好,家庭生活比较艰难,这对孩子的心理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甚至有的在不到十岁的年龄就已经开始担忧自己今后的成长问题了。而大部分留守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也没有特别重视,学习上的压力也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影响。

徐京波等学者建议,通过劳动力就地转移遏制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减少。激发农村社会组织活力,重构农村互助体系。构建以农村留守人口为主体的互助组织,比如,可以引导成立发展“留守妇女”互助组织,注重提高“留守妇女”组织化程度,培育一大批女农民经纪人和女农民专业直销大户。引导“留守妇女”创办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合作社,让留守妇女分享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领域的收益,使其主动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与此同时,构建政府、市场、村庄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协调机制。

蒋美华等学者也建议,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政策体系,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的服务供给模式。蒋美华认为,企业的参与可以扩大留守群体服务体系的资金来源渠道,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民间组织的参与可以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服务供给中来,一些具有社会工作专业技术的民间组织可以为留守群体在生理和心理上提供很大的帮助;志愿者参与,可以低偿或者无偿招募壮大志愿者队伍,承担一些农村社区照顾的任务。

“空心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家庭结构的完整性受到冲击,许多夫妻长期两地分居。摄影/章轲

(责任编辑:李皓 CN00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