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军网网评|怀念战友,你就这样离去……
今天,又一个关于牺牲的噩耗袭来,让无数人的心口隐隐作痛:当地时间7月10日,南苏丹政府军与反政府军继续在首都朱巴交火。18时39分,我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1辆装甲车在联南苏团总部营地执行难民营警戒任务时,突遭一发炮弹袭击,造成中国维和人员2人牺牲、2人重伤、3人轻伤。
短短几行字,对于没有经历过战火的人们来说,陌生却又震撼。作为军人,我们不想失去战友、亲人、兄弟,但为了和平,戎装在身的我们,必须一次又一次向着危险“逆行”。
一个多月之前的6月1日,年仅29岁的中国维和士兵申亮亮在恐怖袭击中壮烈牺牲;6月4日,年仅22岁的战士程俊辉在执行边境扫雷任务中,壮烈牺牲。
两天前,在抗击台风“尼伯特”的一线,发生了悲壮的一幕:抗洪战士刘景泰、林边建、涂仁兵,在救援途中被泥石流冲入溪中,两人成功获救,班长刘景泰失踪。
洪水冲走的战友还没找到,国外战场又痛失兄弟……维和、抗洪、排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张张年轻的面孔……
十八九岁青春年少,你可能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细细研读,也可能在父母的关怀呵护下,享受着美好生活的日出日落;大学毕业步入工作,你可能正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也可能在旅行路上欣赏风花雪月;三十而立正当壮年,或许你已事业小有所成。
然而,你是否知道:有那么一些人正以身许国,在茫茫万里海疆,在千里苍凉戈壁,在长长的边防线上,在危机四伏的异国他乡,挥汗如雨、赴汤蹈火,与死神拼搏……我们除了感怀自己奋斗带来的安逸,是否也应感念这些同龄人,是他们用青春年华血肉之躯捍卫了这份祥和!
军人的价值是什么,存在的意义在哪里?承平日久,社会上也有一些杂音……
几年前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在宴会上有一人酒后狂言,对着朋友的同学、一名空军士官说,当兵的有啥了不起,空有一腔情怀,却穷得叮当响,个个傻乎乎的不说,还愣充什么最可爱的人。
这名士官看着他始终未发一言,旁边的宾客看不过,与其争辩,三问醉客:这和平盛世是大风刮来的吗?那些年轻的战士难道不是娘生娘养的,就该去死吗?当你大腹便便,穿金戴银,悠悠然走在大街上,享受安宁的果实时,有什么资格藐视那些用青春年华守卫和平的人?
宾客三问振聋发聩,醉客语无伦次,不知如何辩答,最后大家不欢而散。新郎过意不去,嘱咐我带车送士官回部队。我们从酒店出发,进入市中心,士官拿出一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一些需要帮战友们购买的东西,除了日用品,还有一些书籍,体育用品。购置这些东西,我们大概用了3个多小时。
士官所在的部队离市区不是太远,大约60多公里,但道路蜿蜒崎岖,泥泞难行。在路上,我问他,为啥中午吃饭的时候,不为自己或者战友们说几句话?他说,有啥好说的,毕竟像他那样想的人还是少数,再说了,当兵的牺牲奉献又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何必非要让人知道,让人时时念着你的好。他说,这天也黑了,路也难走,我给你唱首歌吧。
“你喝你的酒呦,我嚼我的馍,你有儿女情,我有相思歌,只要是父老兄妹欢声笑语多,当兵的吃苦受累算什么,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一颗博大的心哪,愿天下都快乐……”士官唱的虽然不在调上,但这是我听过一个军人最动人的“情歌”,眼泪不自主地流了出来,士官笑嘻嘻地说,你哭了。我稍稍回头,看见他脸上泪珠晶莹,说,你也哭了!
夜晚,躺在部队硬邦邦的床板上,辗转反侧,听见有些战士在梦里喊着妈妈,我又不争气地哭了。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就是小兵大情怀!这时,我很喜感地想到一首歌: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
牺牲的战友是中国200万军人中的佼佼者,也是200万军人的缩影。在面对生死抉择之时,苟利国家,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是中国军人特有的血性。
凌晨时分,笔者收到南苏丹维和步兵营战友的一条微信:我知道你睡了,但,我刚才亲眼目睹了朝夕相处的兄弟被炮弹击中了。能收到短信的都是我国内的好兄弟,如果我不在了,记得去我父母家看看……
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和平,所有温馨祥和的安宁都是拿命换来的。
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结束后,一名战士在操场上晾晒后留包,在摆放整齐的物件旁放着一封信,征得战士同意我打开看,原来是留给父母的遗书。我内心颤抖。
战士说,你不要惊奇,不只是我一个人写了,我们参加抗震救灾的战友都写了。我跑到储藏室打开一个个后留包,战士们的遗书映入眼帘。其中,一名战士的遗书里只有一句话,爸妈,如果儿子走了,不要为儿子哭泣,你们趁年轻再生一个,好养老送终。
是的,申亮亮、程俊辉也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也有着同样的小兵大情怀,对于牺牲,哪一个军人没有准备过呢?在网上看到一句话:虽未曾谋面,但我们含泪祭奠,祭同袍兄弟,祭生死战友,祭自己的将来,祭青春年华。
我不知该用什么标点符号来完结此文,纠结之情,溢于脑海。若用句号,明显不符实际,身在军旅,为国捐躯是一件不能用句号来完结的事情;若用省略号,则内心难安,惟愿牺牲的战友一路走好!
最后,需要交代的是,后留包按人数配发,每人一个。平时装军人的衣物,有军事行动时,用来装军人预留的遗物。这,是临上战场的军人留给亲人的最后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