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北京金矿12年来盗采未歇 村干部被指有股份(6)

2015-05-11 08:47:41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猫捉老鼠”

金海湖镇护矿队负责人王长合(音)坦言,现在金山上仍有盗采者,只是没有以前多了。

2006年,平谷区金海湖镇为进一步遏制盗采金矿的现象,成立了矿产资源执法队。然而在村民眼里,盗采分子却在执法队这只猫的眼皮底下,屡屡逃生。

为了制止盗金和使用剧毒氰化钠提炼黄金,将军关村民曾联名举报。

老岳向记者出示了一份按有20多个手印的联名举报信,村民将举报信递到了平谷区国土局、纪委、甚至是北京市政府。

区国土局的工作人员也曾上山调查,然而盗采分子每次总能提前下山,躲过检查。“山脚下和半山腰都有放哨的,执法队的车还没开到山上,盗采的人就跑光了。”老岳曾随执法队员一同上山,但盗采者已经提前撤离,只留下一座帐篷和被褥。

4月24日新京报记者和王静国下山途中,一辆白色面包车停在山路上。王静国摁响车喇叭,眯着眼,挥起右手向对方打招呼,面包车内的人也挥手致意。

“巡山队的,专门管这个。”王静国补充,对方是金海湖镇专门管盗采金矿的。

“这些白色的面包车就是巡山护矿队专用车辆。”多位村民称,金海湖镇的护矿队一般会驾驶这辆6座的面包车巡山。

此前“大痞”朱金山和王静国多次保证,上面的关系都会处理好,风声紧的时候就停干几天,但从来没超过20天不上山干的。

在王静国眼里,最难摆平的不是“上面”的领导,而是山里的护矿队。

“小鬼难缠。”王静国声称,每年至少给巡山队“上供”,有时候巡山的收了钱还会“找茬”,扣工人和设备。

王静国后来学“精”了。每次给钱送礼都会偷拍留“证据”。王静国自称,去年山里出了事故,死了人,他赶紧让工人把炸药往山下运,途中被巡山队扣住,事后,他打声招呼,对方便把人给放了。

金海湖镇护矿队负责人王长合(音)坦言,现在金山上仍有盗采者,只是没有以前多了。护矿队没有执法权,在山上见到盗采者,也只能批评教育,无权抓人。

王长合说,金海湖护矿队20人左右,由土地局牵头成立,大家都没有编制,目前护矿队每天都要上山巡查。对于村民举报山上有炸山、堆侵情况,护矿队也收到过举报,但在山上巡查时没有发现。

事实上,王静国等人依然在继续盗矿。他说,“在二线旁边那条巷线上,我现在每天都在'砰砰砰'。”

千米金洞隐藏地下淘金工厂

矿洞内现“洗金池”,盗采者用化学品冲洗矿石提纯黄金;臭水直排山体

一块矿料,在非法开采、运输、买卖过程中,价格倍涨,从石头变成金子。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盗采者为了牟利,不惜悄悄使用化学品,反复冲刷、浸泡山体,再通过活性炭吸附取得黄金。

金矿千米深处现臭水池

3月24日下午5时,金山“花沟”,4名工人从一个一人多高的山洞里走出,手里拿着冲击钻。

工人沿着山路边走边说,他们晚上要睡在山上,第二天再回洞里干活。

路旁,矿洞林立。

矿洞旁,土黄色的矿渣连成一片,胶鞋、手套、防毒面具等扔在路边。

转过几道山岗,成片的黄褐色矿料映入眼帘。矿洞口扎着两顶帐篷,是工人们的临时工棚。油桶、水桶、炉火、发电机、弹簧床,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甚至还有电视。

村民告诉记者,仅从将军关马家沟一处上山,就可见到刘长海巷道、猴石巷道、公社巷道、横线巷道、老巷道等5个主巷道。其余两条山沟附近也有很多,如蔡学仁巷道、大队巷道等,都是以前开采量很大的矿道。

“没数过到底有多少洞口,总之多了去了,百十来个吧。”上山途中,在此生活了几十年的村民都无法说出山上究竟有多少洞口,“洞口之间相连,左右上下都是相通的,最长的有2000多米,能通到山对面的黑水湾。”

3月26日,记者以游客的身份,随马家沟的一伙盗矿队进矿洞参观。

“你们穿得太少,会被冻坏。”一名工人善意地提醒,并将自己的安全帽和头灯递给记者。两米宽的洞口,不断往外蹿着刺鼻气味,进入矿洞,气温陡然降低,让人直打寒战,刺鼻的气味愈发浓烈。四五米后,矿洞内变得一片漆黑,打开矿灯也只能看清前方四五米的距离,矿洞底部坚硬潮湿,中间挖出一条凹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