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仇和被“秒杀”背后:老干部举报称其系白恩培战友(2)

2015-03-16 09:24:06  环球网    参与评论()人

任内,仇和推行1/3干部离岗招商、1/3干部轮岗创业,副处级干部的任务是500万元/年,完不成任务的干部,所在部门领导免职。

2003年,宿迁市强行推进教改医改,公立医院、卫生所、学校、幼儿园等纷纷变成民营,甚至教师也被下达“招商引资”的任务。

据媒体报道,仇和曾说过一句话:“宿迁515万人民所居住的855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要可以变现的资源或资产,都可以进入市场交易。”

这些引发了当地的激烈争议。泗洪县幼儿园的老师们在市委门前静坐示威;沭阳县中医院数百位职工用大铁锁将门诊部大楼锁了3天。当年央视《焦点访谈》还曾对此关注报道过。

在宿迁市委书记任内,仇和还曾发出过《限桌令》,限制市内居民的婚宴不能超过8桌,党员更只可摆5桌,否则,就会被罚款。而且,他还表示“欢迎举报”,并有党员就因为违规而被罚款。这也曾引发了“行政干预私生活”的讨论。

2004年2月5日,南方周末发表《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一文,迅速引起全国性的轰动。

从宿迁移植到昆明的仇和新政

2007年底,仇和由江苏省副省长空降昆明,任市委书记,随即开始强力推行一系列新政,试图改变昆明城市“温吞”的个性。

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石鹏飞,2008年首次提出“仇和新政”,这一概念此后被学术界和媒体广泛采用。

“仇和新政”包括了一整套重大改革措施:整顿吏治,打造班底;开展城市综合治理,滇池水系、交通拥堵、城市绿化得到全面整治;强力拆迁,推动城中村改造;招商引资,力促跨越式、压缩化、超常规发展⋯⋯

2008年一连串暴风骤雨般的整顿官场行动,昆明人至今津津乐道:

1月28日,仇和要求昆明市委九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进行现场直播,让官员们开会再不敢走过场;1月31日,仇和主张面向全国公选后备干部,40名博士来到昆明挂职,“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让昆明本地官员再不敢懈怠;2月4日,仇和在《昆明日报》上公布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联系电话,包括他自己和市长张祖林的电话,一时“昆明纸贵”,全城抢购;2月19日,仇和又公布自己和张祖林下班后的联系电话,要求全市公务员24小时做到“办公电话、家庭电话和手机,三通必须有一通”,“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昆明官场的神经绷到了极点。

除了整治官场,仇和还在努力改变着昆明的城市面貌。

在仇和就任前,滇池已经治理多年无效。仇和上任后,引入“河长制”治理滇池污染,“上至29位昆明市级领导,下至滇池流域12个乡镇长,都有具体的责任和相应的考核目标⋯⋯把生态环境指标作为干部政绩的硬指标,坚决实行"一票制"。”仇和在市级四套班子全体成员扩大会议上阐述了这一制度构想。

争议最大的昆明螺蛳湾商贸城项目

仇和新政中,引发争议最多的是强力拆迁。

早在仇和主政沭阳期间,当地民间就有这样的段子:仇和望一望,拆到南关荡,仇和手一挥,拆到沂河堆”;“拆了你别哭,没拆你别笑,那是仇和没看到。

在昆明,整治滇池、螺蛳湾市场搬迁、昆明市内汽车站外迁、城中村改造等一系列拆迁,都曾导致满城风雨。而仇和任内,也因土地、拆迁问题,多次发生利益冲突和群体事件。

此次仇和落马,财新传媒刊文表示,是其牵扯到昆明土地城建系统的腐败问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