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万庆良被调查或因工程中与商人利益交换(3)

2014-07-14 07:41:14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蕉岭改造,财政亏空

    改造工程因复制“梅州模式”获得梅州市主要领导的青睐

    消息人士透露,万庆良曾受已故广东省委副书记、政协主席刘凤仪赏识。刘凤仪被称为万庆良的“政治教父”。

    履历显示,从1993年到2003年,万庆良的仕途与刘凤仪一直有密切联系。

    刘凤仪是河北徐水人。工作后来到广东。1993年,刘凤仪调任梅州市委书记。当时,万庆良正担任梅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2年后,万庆良以梅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身份挂职蕉岭县委副书记,分管农村工作。

    “派他去蕉岭县挂职,组织上是有意图的。”涂麟清说,当时,蕉岭县委书记准备调整到其他地方任职,组织上专门跟蕉岭县委打了招呼,要多安排点工作给万庆良,要他多实践、多表现。

    1997年,原蕉岭县委书记调任,33岁的万庆良接任书记。时任蕉岭县委常委的李应祥介绍,当时万庆良是梅州最年轻的县委书记。

    前述梅州市熟悉万庆良的老干部说,“万庆良很会揣摩领导心思”,将刘凤仪的“梅州模式”搬到蕉岭。

    刘凤仪在梅州市曾加固改造梅州大堤,进行“一河两岸”改造工程,水利部和珠江水利委员会将此称为“梅州模式”。

    万庆良主政蕉岭时,也实施了“一河两岸改造工程”。

    当时,石窟河穿蕉岭县城而过,河上却没有桥。河堤是土质的,两岸经常被淹。

    李应祥介绍,万庆良任职县委书记时,修建了3.2公里的水泥堤防。与此同时,蕉岭县依托“一河两岸工程”做了新城规划图,引导有实力的企业投身城建,并将城市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相结合。

    前述梅州市熟悉万庆良的老干部说,此前毫无地方管理经验的万庆良,在蕉岭大刀阔斧搞建设,政绩非常突出。“一河两岸工程”不仅为万庆良赢得民众的口碑,更令他获得梅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青睐。

    这位老干部认为,“看到自己的经验在其他地方落地开花,梅州市主要领导非常高兴。”

    但梅州一位老干部透露,万庆良离开蕉岭后,蕉岭财政亏空上亿元。公开资料显示,直到2005年,蕉岭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才达到1.04亿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