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日本投降原始视频将首次在全国范围公布(图)(2)

2014-07-07 07:32:57  京华时报    参与评论()人

    此外,刚刚上线的“国家公祭网”还将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网站”实现无缝对接、形成互补,从而更好实现历史教育和传递和平的使命。

    据了解,今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网”还将增加俄、法、德、韩四种语言文字版本。

    抗战纪念

    南京启动大屠杀死难者遗属登记

    据新华社电为更好地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教育后人牢记历史教训,昨天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启动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登记活动。

    南京大屠杀暴行发生迄今已近77年,幸存者大多已经80岁以上,已到耄耋之年,人数越来越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100多人。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介绍,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幸存者也必然会慢慢逝去。纪念馆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遗属、幸存者的后代对那段历史也较为熟悉,长辈们当年悲惨的受害史,往往随着他们的讲述,印入后人的记忆中,成为历史经历传承下去的又一重要途径。这直接促使纪念馆决定展开了遗属登记活动。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代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一家四代7人参加了当天的启动仪式。夏淑琴老人表示,她的儿女、孙女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当年那种家破人亡的历史,但她经常教导他们,不能忘记过去,作为当事人的家族,有责任有义务让更多的人知道当年的战争所带来的灾难,希望他们的讲述能告诉下一代再下一代,永远不要忘记历史。

    夏淑琴的外孙女夏媛说:“从有记忆开始,外婆(夏淑琴)就一直给我们讲她当年的悲惨遭遇。令人愤怒的是,日本右翼分子却'揣着明白装糊涂',一而再地否认侵略历史。因此,我们一定要一代接一代地将口述历史传承下去。”

    朱成山表示,由于特定的身份,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群体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历史传承的主要力量,在未来的证言活动、公祭活动中将承担更多的责任。纪念馆的目标是在今年12月13日首次国家公祭日之前征集到3000名以上的遗属信息。

    启动仪式现场公布了征集热线联系电话,主办方呼吁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后代或知情人士尽快拨打电话,及时登记相关信息。

    抗日展览

    日被缴物件展览一周

    京华时报讯 (记者文静) 已经生锈的抗战时期的军刀、被砍出裂缝的日本士兵头盔、惨烈的南苑保卫战时日军使用的炮弹壳等亮相展览。今天是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日,西城区文化馆将通过实物、历史档案、照片、报刊等展览回顾抗战历史。

    记者获悉,该展览有图板22块,展柜10个、书柜4个。展品包括29军官兵和目前唯一有较完整史料可查的抗战中牺牲的政府官员,北平市卫生局局长谢振平烈士的事迹;北平市人口伤亡调查材料、掩埋尸体和难民统计数据;以及来自于不同界别支持抗战的“无名”英雄等。不少档案资料文件都是首次用于展览,多件缴获的日军物件将首次亮相。

    观众还可通过档案文件等了解以佟麟阁、赵登禹两位抗战中最早牺牲的中国高级将领名字命名街道的始末,正言了网上一些不正确的说法。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一周时间。

(责任编辑:CN0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