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北京收钱删帖利益链曝光 一名网警受贿百万落网(3)

2014-03-26 08:17:18    中国新闻网  参与评论()条

  记者在网上搜索有关“删帖”的内容,找出不少与之相关的广告。网络截图

    ■ 链接

    有偿删帖可被追究刑事责任

    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一)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数额达到前款规定的数额五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 揭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涉案公关公司在招揽删帖“生意”时,还会采取寻找或通过承包的网站发布负面消息等手段,来促使相关方面“花钱消灾”,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删帖

    1 上网找负面 主动联系删帖

    “你好!我是某某传媒公司,在网上发现一些不良信息是关于咱们公司**产品的,请问这块是咱们公司哪位负责处理这个事情呢?”、“您好!是这样,我们是做舆情监测舆情处理的公司,我们监测到一条信息是关于咱们某某局长的,咱们网上的舆情信息这块是哪位负责……”

    在接受讯问时,顾某交出了自己用于新员工入职培训的话术单,分别是他给新员工入职培训,传授如何在电话中开拓企业、政府客户。据他称,一般电话中能成功进入下一步--突破到办公室主任之类中层领导后,就要开始讲该信息对当事人的危害,“适当吓唬的口气”,“说严重点,得赶快删除,要不然会被转载,事情会更严重”,借此留下中层领导的联系方式后,再隔三差五地整理一些负面信息给对方。

    其中,涉及企业主要是产品质量和财务问题,涉及政府的包括强制拆迁、受贿索贿、环境污染、领导作风等。一旦对方有合作意向,他们会先删除一条信息进行展示,对方打来全款的60%,等全部删除后再回收余款。

    2 承包网站频道 发负面揽生意

    如前所述,删帖占到顾家兄弟公司业务的六成,除此之外作为一家公关公司,他们当然还需要进行一些正常的推广活动,这就包括发软文。

    如何发?发到哪里?原来,很多国字号媒体的知名网站和行业网站上都有企业频道,如同大卖场的铺位一样,顾某称公司单是每年承包上述频道的费用就要200万,如此一来只要经过公司软文部、编辑部审核过的文章,就都有了“用武之地”。

    不过在案证据也同时显示,他们刊载的文章出现了一些企业的负面信息,如此一来,这些负面信息又重新成为删帖利益链的源头。

    等这些政府、企业与公司签订协议后,据顾某供述,他们通常会使用三种方式消除负面影响。第一种就是直接删帖,企业的就直接拜托门户网站,政府就通过警察刘某给各家网站下通知;第二种是网络优化,行话叫“下沉”,即让负面信息在搜索引擎中较靠后的页数出现,为此他们还专门有一套软件完成,不需要针对个案再另外花钱;第三种就是通过百度屏蔽关键词,而这个只能找百度公关部门负责人卢某帮忙。

(责任编辑:CN023)
关键词:删帖
关闭
 
网友发言 已有人参与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