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探索频道 > 正文

他在核事故后死去,现代医学除了延缓死亡束手无策(4)

2018-11-12 10:13:16  ME科技故事(ID:SMELab)    参与评论()人

大量出血和大量输血让他的心脏面临着很大的负担。他必须保持剧烈的心跳才能保持血液快速补充。以至于频率达到每分钟120次以上,相当于一名躺在病床上的运动员。然而,在第59天的早上,他的心跳突然停止了。

这可把整个医疗小组给吓坏了。他们立即采取了应急措施。在经过一个小时的紧急救援后终于恢复了正常。但此后,他的大脑、肾脏等器官严重地损坏了。他这时已经无法感知外界的呼应,也无法做出回应。

一周后,大内久的血液再度出现异常。他体内的免疫细胞扩散开,并开始攻击自身的细胞。原本匮乏的细胞在这种打击下,数量衰减速度又加快了。而医生对此也已经手足无措。他们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是不断地通过输血来补充血细胞。

眼看着病情恶化的趋势显著加快。然而并没有对应的医疗措施能够力挽狂澜。让大内久活下去的希冀如果仅靠机器维持来实现,似乎就没有意义了。第81天,医生与家属商量决定,如果再次出现心跳停止的情况,就不再进行抢救。第83天,在大内久的妻子和儿子探病后,大内久当晚停止了呼吸。

历经83天的战斗与煎熬,人们还是没能把大内久从核辐射的残害中拯救出来。他在不断恶化的病情中忍受着难以想象的折磨。生命最终还是在千禧年到来之前戛然而止。而另一位辐射相对较小的筱原理人,也在治疗221天后死亡。这一场战斗也让人们知道了面临核辐射时,现代医学也显得如此无力。

但这对于医学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经验启发。最终大内久体内在几乎所有细胞都支零破碎,只有心肌细胞依然保持了纤维组织。对于心肌细胞为何可以免受放射性损害,也许是未来医学需要研究突破的方向。

难辞其咎的管理层

这起事件不仅对核辐射的医护治疗发起了一次挑战,事故的起因也给核处理厂及相关工作人员敲响了一次警钟。据调查发现,事故发生的直接诱因,其实和他们本人脱不了干系。

对事故死者悼念

对事故死者悼念

工厂规定处理浓缩铀时,铀的质量限制为2.4公斤。当天两人将2.4公斤的氧化铀粉末与其他溶剂混合配制后,加入沉淀槽。但实际上,他们在前一天已经倒入了一定量的硝酸铀溶液。在他们倒入最后一批溶液时,沉淀槽中已经有约16公斤的铀。这个数值是规定值的7倍。这时明显超过了临界质量,于是临界事故也就发生了。

事后对事故的研究汇报

事后对事故的研究汇报

但,这全是两位员工的错吗?JCO工厂方也难辞其咎。大内久和筱原理人都是刚调来这道工序的员工。两人从来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操作培训。而领班也只有2~3周的这项工作经验。种种偶然因素的相遇,最终酿造了这场事故的发生。

2003年,JCO的铀转化活动完全停止。公司被罚款了100万日元。相应的负责人也都受到了刑事判刑。而日本因此通过了原子能防灾的相关法律,在全国建立了防灾基地。

人类利用核能的初衷是美好的。威力强大的核能也总能给民用与军事上带来便利的好处。但它也是无情的,倘若人类不能做好控制,它也将伤害到人类本身。像大内久这样为此牺牲的人不应只沦为沉痛的回忆。而应该让人们重新反思如何在保持发展的同时,避免伤害。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关键词: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