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冰立方”效果图。
北京日报讯(记者孙杰)水立方变身“冰立方”的过程,又有新进展。记者昨天从市发改委获悉,目前水立方冰壶场地改造工程已进入核心阶段,预计冰场可转换结构将于本月底全部搭建完成。今年11月,这里将上演国际冰壶赛事的“首秀”。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上演了一场场游泳、跳水、花游等项目的视觉盛宴;2022年冬奥会,这里将变身“冰立方”,为观众带来冰壶和轮椅冰壶的精彩赛事。去年底,国家游泳中心启动从水立方向“冰立方”变身的冬奥改造项目,同时“水立方”南广场还将新建冰上运动中心,供冬奥会期间观赛人群体验冰壶运动,并将在赛后服务于推广冰壶运动及群众冰上健身。
由“水”变“冰”,根据改造方案,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壶赛事场地设置在水立方比赛大厅中部,不仅保留了水上功能,还将通过搭建转换结构面层、安装可拆装制冰系统,布置形成4条标准冰壶赛道场地。场馆也将升级比赛大厅的空调除湿、体育照明、建筑声场、机电设施等系统,达到冬奥会冰壶比赛场地标准。为保证观赛需求,冰壶场地东西端将搭建1470个临时坐席,加上冰壶场地南北侧现有的3128个固定坐席,届时能容纳4598位观众现场观赛。
记者了解到,目前冰壶场地改造工程已进入核心阶段,冰壶比赛场地区、运动员更衣室、看台区域等均开始改造,机电改造也在顺利推进中。预计冰场可转换结构将于7月底全部搭建完成。今年11月,这里就将举办国际冰壶赛事“首秀”,检验冰上功能。
新建冰上运动中心为新建设施,包括一个1830平方米的标准冰场、4条45米×5米的标准冰壶赛道,建成后将成为集冰上赛事、滑冰健身、冰上培训、体育旅游、冰上演出等功能于一体的冰上项目平台。该建筑地面设置三个“水滴”构筑物,既是建筑出入口,又可实现冰上运动中心的自然通风,提高建筑物内的空气质量。同时,它还能高效利用自然光,确保室内环境舒适。
冰上运动中心与国家游泳中心主场馆间建设有地下通道,方便游客往返于水上项目和冰上项目,充分享受“冰水双驱”双奥场馆的双重乐趣。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冰上运动中心工程即将进入结构施工阶段,明年二季度建成达到使用条件。
改造完成后的“冰立方”不仅功能增加,更将实现建筑的智能化升级,增加膜结构空腔自然通风,夏季开启自然通风降温,冬季蓄能降低场馆热耗。场馆群智能管理系统将有效控制和监测场馆室内的温度、湿度等变化,确保任何热负荷条件下,冰壶赛道冰面温度达到零下8.5℃,冰面以上1.5米处温度保持在10℃,看台温度16℃至18℃。
场馆还将设置能源管控中心,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BIM等技术手段,对空调、采暖、电梯、照明等建筑能耗及水资源消耗实施分项、分区计量控制,加快推广建设建筑运行和碳排放智能化管理,建立能耗及碳排放总量控制可视化监测平台,有效控制场馆碳排放,打造绿色、可持续的智能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