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透过平昌冬奥看北京2022——北京冬奥组委实战培训成果大讨论侧记(2)

透过平昌冬奥看北京2022——北京冬奥组委实战培训成果大讨论侧记(2)
2018-05-09 10:23:08 北京日报

总体策划部的杨占武,作为实习团秘书长,钻研平昌冬奥会凤凰滑雪公园的场馆运行工作入了迷。那段日子里,无论风霜雨雪,都能在场馆找到他。在实习的83天中,他的那份执著,就连平昌冬奥组委的正式员工都频频点赞。

延庆运行中心的柳千训,能说一口流利的韩语,他用这个优势,“偷师学艺”,用心体会,把一套雪地注水的本领学了回来。

每一天,实习团队都有很多故事。这些故事,让人感动、振奋、难忘,也激励着全体筹办人员。正是这样一个个普通人,在为筹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而努力。

今年3月底,在平昌冬残奥会闭幕后,北京冬奥组委派出的254名实战培训人员满载着丰硕的学习成果回国。当他们返回北京时,国际奥委会第一时间发来贺信,对北京冬奥组委大规模实战培训给予高度评价。

北京:共享实战成果

春暖花开时节,北京冬奥组委决定,结合实战培训成果,组织一次主题为“透过平昌看北京”的大讨论。

经过充分论证,一份由3个系列、21个专题模块、107个讨论话题组成的方案正式出台。北京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部长闫成告诉记者,在去平昌前,所有实习人员梳理了1598个问题,观察员汇总了472个问题,带着这两份厚重的问题清单,大家在实战中学习历练。实习回来后,从这些问题中,共凝练了这107个业务问题,作为大讨论活动的纲要。

这场历时9天的大讨论掀起了一次次头脑风暴。每一天,北京冬奥组委的会议室里都人员爆满,大家争相发言。

徐济成,神采飞扬。他兴奋,因为在平昌的100多天没有白过,他可以把丰厚的积累与所有筹办人员分享。他告诉同事们,造雪“窗口期”有哪些重点任务、高山滑雪中心的场馆结构是怎样设计的、赛道是怎样建设的、造雪系统是如何运转的、场馆团队是如何架构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