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锋认为,中国赴特多医疗队成功的核心在于“专业”、“精准”。“精准”医疗援助所发挥的作用会比一般性综合医疗队大。由此,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凌锋建议,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调整改进我国医疗外援现状,按照“专家、精准、志愿”的原则,由原来政府主导组织落实改为政府主导,民间组织落实的新模式,鼓励中国医师协会主动承担起组织、动员、培训、落实的工作。
此外,她建议外交部、商务部、卫计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调研会商,摸准受援国最需要的医疗专科,合理安排援外经费的使用,保障医学专家志愿者的工作权益。
“我们可以先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这种有的放矢的专家型精准医疗援外,从人文的角度提升我国整体外交的软实力。”凌锋满怀信心地说。
见缝插针调研用心就能做好
2月27日,从德国参加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理事年会归来的第一个工作日,凌锋的日程特别满。
早9点钟,宣武医院外科病房楼,凌锋匆匆和记者打了个招呼,便大步走向会议室,商讨新建的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手术室装修减震的问题。另外还有两位同事在办公室等她,商议筹建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外科分会。
讨论会还没结束,约诊的病人已经在门外等候。所以一上午的时间,记者都只能见缝插针和凌锋交流。
日常工作的忙碌并没有影响凌锋作为委员履职。2016年,她参加了数次专门调研,包括在北京、广东、吉林等地调研医学教育改革的情况。
凌锋还参加了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的三下乡活动,到安徽去为老百姓义诊,同时调研农村医疗、基层医疗的情况。
北到漠河、西到博乐、南到三亚……凌锋的调研足迹可以说遍布全国各地。她并不觉得分身无术,而是把医生和委员的角色合二为一,每次到外地会诊、义诊、讲课,都会顺便调研考察当地医院的情况。“想提出更有价值的提案或者建议,一定要多下去调研,多听基层的声音。”
迈入作政协委员的第十个年头,凌锋从未忘记当初自荐当委员的初衷:“替国家、民族多思考,有忧国忧民的使命感,这不是任务,是责任。”
中午12时37分,凌锋将一沓材料装进包里,准备出门去中国医师协会开会。记者瞥见了她包里用塑料袋装着的水果。这不是刻意节食,是没时间吃午饭而准备的代餐。
结束对凌锋的采访,她办公室墙壁上的一幅字在记者心中深深烙印--“用心”。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却是她专门向国学大师饶宗颐求来的。“不管干什么事都要用心,行医看病是这样,委员履职也是这样。”
委员简介:
凌锋,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会长,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执行所长。自荐成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后连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