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2016全国两会 > 2016两会滚动新闻 > 正文

重磅!两高报告,这15条干货与你有关(2)

2016-03-14 08:08:11    人民网  参与评论()人

【最高法】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司法腐败。落实对干预案件进行记录问责的“两个规定”。

【最高检】完善检察人员违纪违法行为举报机制,建立检察官惩戒制度,对违纪违法行为敢于亮剑、敢于亮丑,坚决整治以权谋私、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解读】司法机关是老百姓说理儿的地方,司法腐败最伤民心。不管是领导插手案件,还是司法人员徇私枉法,都在伤害司法公信力。如今,最高法、最高检不约而同表态要坚决管好自家人,给大家吃了定心丸。更重要的是,两高还为保障司法公平立下了规矩:建立检察官惩戒制度;干预案件就要被记录问责!

8金融证券等领域犯罪将被“突出打击”

【最高检】突出打击金融证券保险领域犯罪,保障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解读】过去一年,打击证券领域犯罪备受关注。一些证券公司员工涉嫌违法从事证券交易活动,一些个人涉嫌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被公安机关要求协助调查。今年,最高检明确表示,要“突出打击”金融证券保险领域犯罪,资本市场的秩序将得到更好维护。

重磅!两高报告,这15条干货与你有关

9非法集资将被依法严惩

【最高法】依法惩治非法集资等经济犯罪。依法审理民间借贷等案件,规范融资行为。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案件的研究和审判指导。

【最高检】突出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解读】从去年底到今年初,“e租宝”非法集资的新闻轰动一时。据初步查明,“e租宝”实际吸收资金500余亿元,涉及投资人约90万名。对于这种涉众型经济犯罪,今年最高检直言要“突出打击”;最高法也明确提出,要“依法惩治非法集资等经济犯罪”。网络借贷、民间借贷将进一步规范。

10“被判实刑却未执行”将被集中清理

【最高检】强化对刑罚执行、刑事强制措施执行和强制医疗执行的监督,部署开展集中清理判处实刑罪犯未执行刑罚专项活动。

【解读】当前,由于种种原因,一些罪犯已被法院判处实刑,但判处的刑罚却没有得到执行。这种情况的存在,影响了司法公信力。今年,最高检部署开展集中清理专项活动,“被判实刑却未执行”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重磅!两高报告,这15条干货与你有关

11拉票贿选等犯罪将被严肃查办

【最高检】严肃查办、积极预防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选举中拉票贿选等犯罪。

【解读】拉票贿选是严重的吏治腐败。一些干部花钱买选票、谋官位,不仅违反党规法纪,更严重污染了当地政治生态。今明两年,全国省市县乡要陆续进行换届。这次最高检表态要严肃查办拉票贿选等犯罪,可谓有的放矢。

12“紧盯”破坏环境资源犯罪

【最高法】健全环境资源司法制度,依法审理公益诉讼案件,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最高检】深入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强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

【解读】当下,一些地方对破坏环境案件不以为然,有案不移、有案不立、以罚代刑,导致破坏环境、污染生态的行为迟迟难被纠正。严查破坏环境资源背后的黑手,需要司法机关咬住深挖。这次“两高”齐发声,给破坏环境资源的人敲响了警钟:再伸手,必被捉!

13“同案不同判”现象将越来越少

【最高法】完善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和数据集中管理平台,加强大数据分析,统一裁判尺度,促进类案同判和量刑规范化。

【解读】现实中,“同案不同判”现象并不少见,这不仅让人疑惑,也有损法律尊严。如何实现类案同判?最高法给出了答案:加强大数据分析,统一裁判尺度,从而减少“同案不同判”现象。

重磅!两高报告,这15条干货与你有关

14关系案、人情案将受到巡回法庭“阻击”

【最高法】增设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继续推进跨行政区划法院改革。

【解读】过去一年,最高法设立了两个巡回法庭,不仅诉讼便民利民,也减少了不当司法干预,为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建起了“防火墙”,赢得了良好口碑。如今,最高法回应了人们的期待:增设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继续推进跨行政区划法院改革。

15法官的从业环境将得到改善

【最高法】坚决依法惩治伤害法官的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推进法院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解读】作为法官,不仅要面对繁重的各类案件,还可能面对因审判工作而带来的安全威胁。法官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这次最高法提出“坚决依法惩治伤害法官的违法犯罪行为”“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将让法官群体更有底气。

(责任编辑:丁勇 CN007)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