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各说各话”的状态我估计还会持续很长时间,中美之间在接下来几年会有一些冷对抗,美国会不断秀肌肉,挑动东盟国家与中国对抗,但是只要我们这边稳扎稳打,稳步推进我们的军事存在,最后出现的力量对比对中国是有利的。挑战会一直在那儿,还有可能尖锐化,战术上未来五年我们要好好应对,战略上我们要自信。
3月5日,美国军方称航母战斗群在南海被中国军舰“包围”
观察者网:南海冲突的背后是中美关系。王毅外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也谈到:中美摩擦产生的根源还是美国总有一些人对中国抱有战略疑虑,担心中国有一天会取代美国。您在和美国学界包括政界人物接触时,有没有感受到美国人对中国的这种疑虑?它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金灿荣:倒是没有人当面向我提到这个问题,但从和美国人的言谈之间能隐隐约约感觉到他们的疑虑,他们现在顶多说到这个程度:中国这个国家好像和美国前面三个对手德国、日本和苏联都不一样,德日块头很小,苏联块头大但没有效率,中国是块头又大效率又高,所以他们非常害怕。还有就是他们不能像过去理解对手一样理解中国,无法把握中国的内部习性。规模很大,又搞不清楚你的想法,所以美国人心理阴影挺大的,自然怀疑就非常深。
我个人印象是2010年之后美国对中国的心态有非常大的变化,这一年根据世界银行和IMF的数据,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制造业总量在这一年超过了美国,在我看来这个意义更大。美国二十世纪的三个对手德国、日本、苏联都没有实现制造业总量超过美国,他们国力达到巅峰的时候,制造业只有美国的70%,然后就被美国全面打压下去,但中国在那一年超过了美国。到了2015年,中国的制造业总量大概是美日之和。
我个人特别重视制造业,我认为我们今天的文明本质上还是一个工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基础就是制造业,有了强大的制造业,军事上的强大就是迟早的事情,这才有资格去追求世界大国地位。我跟学生讲了,理解五百年世界近代史,关键就是工业化,知识界把近代史搞得很复杂,提出了很多主义,其实核心就是工业化。在工业化以前,西方的军事效率、经济效率都很一般,多数时候还被东方人打败。可是因为历史机缘,西方较早地进行了工业化,经济、军事效率全面反超东方,占据了绝对优势,这是西方崛起的根本。
西方以工业化之力凌驾于世界各国之上,形成了今天西方主导的世界格局,把全世界强行拉入工业文明。大家都进入工业文明之后比的就是制造业能力,现在全世界90%的制造业集中在北温带三个地区,分别是西欧、北美和东亚。中国是东亚的核心国家,原来是亚洲四小龙和日本证明我们东亚文明有发展制造业的能力,现在中国大陆也能进行工业化,这个是新的变化。
而且因为中国实现了工业化,使得整个世界的工业化在规模上达到了新高峰。在英国引领的工业化第一阶段,那时候英国只有一千万人,第二阶段是美国引领的工业化,人口只有一个亿,而今天中国的工业化是10亿人口以上的规模,前无古人。未来只有一个国家在人口体量上超过中国,就是印度,可是我认为印度不具备自我工业化的能力。印度的社会结构是前现代的,印度今天所有的工业文明都是外来的,包括民主法治都是殖民者给它的,它自身并不具备产生现代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