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2016全国两会 > 2016两会滚动新闻 > 正文

代表委员把脉“中国制造”:圆珠笔未实现国产

2016-03-07 09:36:38  新文化网    参与评论()人

全国政协委员、前工信部部长李毅中

全国政协委员、前工信部部长李毅中

全国政协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

全国政协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

今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座谈会。会上,李克强说,“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包括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高铁卖遍全球,却无法生产圆珠笔上的圆珠?再加上去年中国游客在国外疯抢马桶盖和小家电引发的激烈讨论,一时间,“中国制造”该走向何方的话题成为各界热议的焦点,“供给侧改革”这个词汇也时常被人挂在嘴边。

“供给侧改革”到底该怎么改?面对欧美国家加速推进“再工业化”战略和东盟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的“前后堵截”,“中国制造”该如何突围?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中国制造”·现实之困

高端消费品供给不足

中国制造业产出自2010年开始,已经连续5年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占世界比重超过了20%,同时中国也是唯一在联合国工业大类目录当中,拥有制造所有工业门类能力的国家。另一方面,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2015年《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美国占据了228席,而中国仅有31个品牌入选。

“类似的言论在上世界50年代就有过。”全国人大代表、东华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严诚忠接受新文化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时我国的钢铁产量大幅提高,一些人提出了质疑:为什么这么高的钢铁产量,却连刮胡刀的刀片都制造不出来?”

以前国内中低收入者多,人们对日用品品质的要求并不高。但是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商品有了更高的需求,消费升级了。“这说明需求侧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去海外抢购却说明中国制造在供给侧存在很多问题。”严诚忠说。

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科技厅厅长郭跃进在当日的小组发言中称,一些制造业企业不重视科技的研发进步,仅靠着模仿和山寨,盲目追求规模,于是形成了产能过剩和结构性供给不足并存的局面。“具体体现就是一方面中低端产能过剩,钢铁水泥服装鞋帽等消费价格持续下滑;另一方面,高端消费品供给不足,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郭跃进说。

“中国制造”·把脉探因

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加大研发投入

A知识产权保护欠缺

制造业的创新力不足,一直为人们所诟病。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董事长唐登杰在小组发言时表示,很多企业并非不愿意去投入资金研发和创新,但因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欠缺,很多刚刚花成本研发出来的产品一经投放市场,很快跟风者和模仿者就出来了。“这就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B需要构建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曾撰文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创新,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加大研发投入。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活动绝不仅仅是企业、产业或科技界自己的活动,而是涉及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如果从产业逻辑看,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在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而金融、教育、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体制机制约束,效率和国际竞争力都亟待提升。

C外部市场挤压生存空间

除了中国制造内在的创新能力不足之外,来自外部市场的“堵截”也在压缩着中国制造的生存空间。

首先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以美国、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欧美传统工业强国在反思“制造业空心化”,同时在推进“再工业化”的战略。比如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提出了工业4.0,法国提出了新工业34项计划。

另一方面东盟、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更低廉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取代中国“世界工厂”地位。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前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接受新文化记者采访时表示,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是要控制高端制造业;而以东盟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人力成本低,将占据制造业的中低端,“从这个方面来看,我们确实面临着两面夹击、双重挤压。”

“中国制造”·支招应对

结合自身特点落实中国制造2025

在竞争中培养创新能力

对于这种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全国政协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在接受新文化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不加入竞争永远发展不起来,“与狼共舞”可以在竞争中间形成自己的相对优势。通过竞争,总结经验,还是有可能进入一个升级的轨道的。“我们的企业现在确实创新能力差一些,但可以在竞争中培养。”贾康说。

迈向中高端,低端也要升级

全国政协委员、前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总裁梅兴保则表示,中国的制造业要迈向高端,迈向新水平,比如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等高端产业,这些才是突围的方向。

李毅中则表示,中国制造面临的困境,促进我们要迈向中高端,争取在中高端制造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同时低端产品不是说要消除,而是通过技术进步,提升档次,满足消费者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日益增长的需求。”“老的传统产业要通过改造、优化、升级,使其恢复动力。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要加快发展,增加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现在的比重很小,仅占10%。”李毅中说。

企业怎么办,不能照抄

对于去年5月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李毅中认为,中国制造2025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实施步骤,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关键是怎么落实。

“纸面上的中国制造2025要变成行业的、变成地方的,甚至变成企业自己的2025。工信部正在抓‘1+X’,‘1’是我们的‘中国制造2025’,后边就要加上‘X’,加上‘N’,而且是不同层面‘X’和‘N’。更为重要的是,企业里边到底怎么办,这不是去照抄,而是结合自己的特点去发展。国家层面也是如此,中国制造国家层面有国家层面的短板、行业有行业的短板、企业有企业的短板。就是在一个成套的指标当中去比较,到底有哪些地方不足,今后5年努力赶上,是眼前我们要做的。只有这样才能落实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才能够有效果。”李毅中说。

新文化特派北京记者 袁静伟 文/图延伸

政府工作报告给支的招—

“工匠精神”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一个充满传统色彩的词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为“中国制造”支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全认为,“工匠精神”要求在产品的个性化、质量和档次上下功夫,要人无我有,而非千篇一律;要追求质量,而非粗制滥造。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委员认为,如果每个企业的每个专业人士都专注于自己的岗位发挥聪明才智,我相信,中国的制造、智慧、质量应该会成为中国的名片,受到大家尊重。树立“工匠精神”,将带动我们的制造业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

(责任编辑:赵逸 CN039)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