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2016全国两会 > 2016两会滚动新闻 > 正文

美国专家建言中国经济发展

2016-03-04 11:48:41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参与评论()人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记者张旭)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是两会的重要议题,也备受海外专家关注,美国多位知名智库专家近日接受了本台记者的采访,解读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原因的同时,展望中国经济未来,为中国经济发展建言。

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这既是今年两会的热门话题,也是不少美国专家关注的焦点。对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经理克莱尔•里德等专家认为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从出口和投资驱动到消费和服务驱动这一转型。里德曾担任主管中国事务的美国贸易助理代表,她告诉记者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旧有的发展模式已经临近极限。出口和投资能在较长的时间里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但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不能一直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需要依靠消费、服务业、创新、大力发展小型企业来拉动。”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中国商业与政治经济项目主任甘思德指出,人口红利的消退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放缓的原因之一,“中国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降低,而老龄人口比例增加,这一人口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劳动人口的减少使得经济难以保持高速增长。”

美国智库的“中国通”、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杜大伟则认为投资过度是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他说:“我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放缓的原因是因为过去几年投资过多,因为经济过于依赖投资,现在很多产业产能过剩。很多城市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出现了大量过剩的商品房,钢铁、金属等行业都产能过剩,中国有些地方在基建方面也过度投资。由于过度投资,现在回报减少,投资减速,也就带来了GDP的减速。”杜大伟称,中国政府实施从制造业朝服务业方向的经济转型是明智之举,如果没有这一举措,中国经济发展放缓现象将更为严重。

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杜大伟等美国专家持乐观态度,“中国仍然有很多促进经济增长的强有力因素,比如高储蓄率,受过良好教育人口的增加,这些因素将有助于中国经济继续良好增长。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稍微放缓是很自然的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经济保持5%到6%的增长率都是非常好的。”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国项目经理肖恩•迈纳表示,虽然中国经济在短期内面临产能过剩,资本外流等问题,但中国经济正从制造业和出口主导型向服务和消费主导型转型,从长远意义来说,这一转型将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增长。他说:“中国经济仍然在以比其他主要经济体更快的速度增长,只有印度可能在增长速度上超过中国。我认为中国经济会比去年表现更强劲,有数据显示,中国去年出口下降了约2%,但全球出口下降了约14%,而且中国占全球出口市场的份额实际上是增加了,这一份额已经从12%增加到15%,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这是一个不错的增速。”

针对中国经济面临硬着陆风险的说法,迈纳强调,他认为中国经济不太可能硬着陆。“中国未来经济需要关注的是数据的增长。近期数据显示,中国1月的社会融资规模增加了数千亿美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衡量中国信贷增量的指标,中国2月的社会融资规模将继续增加,社会融资规模的增加将有利于未来中国经济15到25年的长远发展。”杜大伟则指出如果中国政府非常坦率地来处理产能过剩问题,他相信中国政府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避免经济硬着陆。他呼吁中国政府推进企业改革,关闭僵尸企业,同时加大力度支持这些企业工人的就业和培训。

谈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建议时,杜大伟表示中国目前的消费和服务业发展状况良好,但金融、电信等很多行业仍然受保护,不对外开放,他呼吁中国开放这些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甘思德也呼吁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如果中国政府能减少经济干预,进一步开放市场,包括医疗、教育、后勤、金融等行业,取消户籍制度,中国经济将以更平衡而且可持续的方式更快地发展。”里德则呼吁中国深化司法改革,增加司法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责任编辑:陈倩 CN030)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