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深圳限购】
机动车限购是“不得已而为之”
新京报:去年12月29日,深圳市政府宣布实行小汽车限购政策,让人感到来得有些“突然”。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大城市治堵是否必须采取这样的方式来控制车辆增长?
王荣:深圳面积不到2000平方公里,在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有1000多万人口,超过300万辆机动车,人口和车辆密度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近两年,更进一步出现了车辆购置快速增长的情况,交通畅通程度、停车、环保等方面也都受到严重影响,确实令人担忧。所以,综合平衡方方面面情况下,政府采取了一些其他城市曾经有过的做法,也就是限购。
从社会反映来看,大家感觉这个措施似乎比较突然。但也要看到政府制定这个政策,可能是因为车辆增长确实太快。这应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甚至也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但这可能也是所有大城市非常头痛的一件事情,总得采取一定的措施。
现在采取了这样一个办法,确实跟早些年的设想不尽吻合。这是一个两难之下的选择。但如果按照前两年的机动车增长的势头,到时候大家出行相当不便,甚至全面拥堵,我们同样会面对广大市民的批评和质疑,而且会成为一个更加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这个政策出台,希望大家更多地给予包容和理解。3月9日已经开始第一期摇号,我们还在进一步观察它的效果。
【谈一签多行】
香港和内地的融合一定是方向
新京报:近期香港水货客问题造成大量争执,让社会对赴港“一签多行”政策引起关注,请问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王荣:中央对于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和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一直高度关注,为此也一直在探索推出相应的政策措施。赴港“一签多行”政策的出台,出发点也是为了促进香港和内地的交流,促进香港的发展和稳定。这项政策实行以来,对于深港两地和粤港两地、乃至香港和内地多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尤其是为困难环境下香港经济的繁荣,为香港商贸业以及更多方面向内地辐射,起到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今天看到的这些问题,本身是当初政策设计的一部分,也就是促进商贸业的发展,但也可能这种效果来得太快,以至于一些准备工作显得不足。比如大量的购物带来香港本地市场的秩序问题,大量的境内游客进入香港,给当地居民带来了生活的不便。
这些情况还要具体分析,而不是简单地局限在是“收”还是“放”,应该更加系统地总结和完善,把眼光放得更远,从而进一步形成一系列政策,希望大家都很冷静地去面对。“一签多行”政策的完善,涉及中央多个部门,也涉及境内外很多方面。我想,多听听意见,多坐下来商量,一定会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让“一签多行”以及更多开放的政策能更理性地得到推进。我坚信,中国的改革开放,香港和内地的融合,一定是方向,因为这符合我们多方面的利益。
通过查处一些腐败案件,我对新时期做好政协工作充满信心。过去的教训,使我们在队伍建设上,可能会有更具针对性的办法,让我们的政协组织和每一位政协委员,都能牢记使命,牢记职责,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为整个社会的净化去创造更好的条件。——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