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两会_中华网新闻

中国展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2)

2015-03-07 16:35:14    人民网  参与评论()人

德国柏林华人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会会长王琦表示,自己和身边的海外学人以极大热情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他在深受鼓舞之余,强烈感受到了报告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国家大力推动的全民创新、万众创新、草根创新的战略举措同样为海外留学人员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海外学人应当善于发现国内相关社会领域和经济产业的创新需求点,充分发挥自身在知识技能、国际视野、海外资源上的优势,为中国创新找准方向、取得实效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为未来发展制定清晰的规划图

洛马诺夫认为,经济新常态成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词语,这代表着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对经济的关注重点已经转移到了克服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等改革问题上来,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提升。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总裁包道格表示,中国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今年的两会将对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运行提供指导。与反腐同样收效良好的是中国的经济改革措施,中国正在从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到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

法国《世界报》、《费加罗报》、《回声报》网站、巴西主流媒体《环球报》等都第一时间发表文章报道了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世界报》认为中国政府为未来发展制定了非常清晰的规划图,“双引擎”为中国经济提质增效提供动力。《回声报》网站专门强调了新常态对中国目前经济结构改革的重要意义。《费加罗报》认为,中国深化改革将对提振世界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德国电视一台每日新闻报道说,“中国正在从经济快速增长转变为追求持续增长”。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需要新的发展战略。经济增长不能一味追求速度,而是应该重视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保问题。德国《世界报》表示,中国经济新常态要求更多的结构性改革。中国政府赋予了市场和社会更多的权力,更加重视市场资源配置,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

埃及《解放报》新闻网站评论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改革的关键时期稳定增长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个国家付出了巨大努力。7%左右的增长目标证明中国有信心迎接挑战。

(本报记者俞懿春、冯雪珺、韩晓明、倪涛、刘军国、谢亚宏、杨讴、郑红、李博雅、邢雪、王海林)

(责任编辑:孙启浩 cn037)

两会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