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两会_中华网新闻

总书记总理为何异口同声喊话不能再任性?

2015-03-06 23:02:07    中国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任性”一词有多火?套用神曲《小苹果》的歌词,就是“火火火火火” ,继火遍民间之后又荣登庙堂。正在召开的中国两会上,中国的一号人物和二号人物都用上了“任性”这个词,许多代表委员也常以“任性”参政议政。

众人口中,任性来任性去,着实欢乐,可是,千万别让“任性”沦为了口水词,而要多多咀嚼。

任性,“听凭秉性行事”之意,既可作褒义,也可作贬义,如何界定,得看语境。

小新今天就为父老乡亲们解读一下这个当下最潮词汇的“政经密码”。

政治层面:权力勿任性VS权利要任性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李总理施政报告中的这个金句,短短两天已在街头巷尾引起热议,套用一句话,就是“地球人都知道”。

权威人士揭秘,“有权不可任性”是总理亲自加进报告里的。用流行词释大道理,实现政治文本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从这个角度看,咱总理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传播达人”呀。

那么,总理究竟想告诉大伙儿什么大道理?小新这里为你说叨说叨。

“权力”不可任性,是说政府部门、官员不能再乱作为和不作为了,尤其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习大大语),更要以身作则,依法行事。“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神明”既是老百姓雪亮的眼睛,也是国家中“法的精神”。

但是,“权利”应该任性起来!让社会中“沉默的大多数”活跃起来,让老百姓、市场、社会这些过去受抑制的力量张扬起来,壮大自己的话语权,把自己的诉求融入公共决策,把对公权力的监管发挥到极致,这是民意舒畅的快意,也是清明政治的动力。

一旦“权利”任性起来,这样的图景就会越来越多:官员吃拿卡要,老百姓可以直call中纪委;部门推诿扯皮,媒体迅即曝光处理;家旁边该不该上化工项目,不再是市长一人说了算;水电煤气费涨不涨,大伙儿先坐下来谈谈……不作为者请下去(下台),乱作为者请进去(监狱);权力灰溜溜,权利亮闪闪。这样的“获得感”,“新粉”们有木有?

经济层面:老常态勿任性VS谋创新要任性

习大大说“任性”,出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他说,老常态的路子、简单粗放的发展路子难以为继了。你要继续走,也不能那么任性了,否则靠什么可持续发展。

习大大讲“不能那么任性了”,显然指的是老常态的路子、简单粗放的发展路子要作出改变。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发展,高增长带来最大的结果,如果也套用“任性”一词,就是“越有钱越任性”,不愿改变固有发展模式。

贫穷时吃不饱、穿不暖,现在有房子、有车子;机器一转,黄金一万;土地一卖,坐着数钱……无论是民间、官场、业界,都存在满足现状的情绪,并逐渐形成比较强大的既得利益群体。

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在一次次转型都被打了折扣之后,中国“世界工厂”的烙印也越刻越深,高污染、高能耗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结构失当逐渐显现。

是时候走慢一点,等一等你的灵魂了。因此,中国提出了经济新常态,并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魄力谋求调结构、促转型,并对为政提出约束,对经商提出杠杆,对民众提出倡议。“不要任性”能够在今年两会流行,很大程度都是基于这个背景。

老常态不能任性,什么又该任性呢?习大大在讲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小新以为,“谋创新得任性”。这同样有着深刻的背景。在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中,中庸、平衡被视为主流,创新、冒险却不被鼓励。

有时,社会性格如同人物性格,久而久之就会被固定下来。在当前转型背景下,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需要有一点突破精神,在创新上多一些任性。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小新记得,美国人明恩溥出过一本书叫《大国与小民》,描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现实和中国人性格,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世界对中国的印象都停留在“大国小民”的概念上,而中国的精英们则为挣脱这个略显负面的评价而疾呼奔走。

时针拨到21世纪,中国正走在“强国富民”的大路上。经济不仅长个头,也长肌肉,是为“老常态不任性,谋创新要任性”;政府和官员“法无授权不可为”,市场和社会“法无禁止皆可为”,是为“权力勿任性,权利要任性”。

朦胧派诗人顾城有一首诗叫《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这位杀妻后自杀的悲剧诗人,所拥有的远超于常人的理想情结,在这首诗歌中通过“我任性”、“我希望”得到优美体现。

古语云“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吾其危矣”,“任性的孩子”大都具有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情愫,只要任性的场合、任性的对象正确,就应该坚持。

从大国小民到强国富民的转型,在追逐“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也需要这样一份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任性”

(责任编辑:李皓 CN002)

两会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