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两会_中华网新闻

海外看两会|“强”报告的世界回响(1)

2015-03-06 22:59:16    国际在线  参与评论()人

要问最近世界各地不论是媒体、官方还是民众最关心咱中国的啥事儿,那必然是两会,会前媒体各种预测性报道,民众各种表达期待,两会开始以后更热闹了,讨论一直没停,到了3月5日咱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更是达到了关注高峰,“强”报告在舆论上一路走强~您说对于咱的“强”报告,世界舆论能有些啥样的讨论呢,小编也很好奇,咱一块去瞅瞅吧~

海外看两会|“强”报告的世界回响

先瞅瞅各国媒体最关心啥~
关注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放缓 但生活改善

不少媒体将关注重点投向了经济增速放缓,称7%的增长目标反映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体现了中国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决心。

路透社网站推出“聚焦中国两会”专栏,摘录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并对重点部分进行解读分析。路透社的报道认为,中国调降今年GDP增速目标至7%,旨在淡化速度着力调结构。报道指出,面对经济处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压力,中国调降GDP增速无疑是顺应现实的明智之举。

《华尔街日报》报道说,中国领导人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战略,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他们看重短期经济增长,将对目前正受困于欧洲经济低迷和美国经济复苏势头不稳的世界经济产生提振,但却会令外界对中国是否能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长期引擎产生疑问。

《今日美国报》转载美联社的报道并援引英国CMC市场新加坡分支机构分析师的话称,毫无疑问7%仍然是让许多经济体羡慕嫉妒的一个数字。文章说,虽然美国和其它一些主要经济体担心中国经济下滑,但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推动经济模式的转变,更多地依靠市场力量,从而降低对政府投资和国有重工企业的依赖。

今日俄罗斯通讯社在其网站上发布了题为《中国经济放缓但生活改善》的文章。该社评论员科瑟列夫指出,中国政府总理李克强的年度工作报告中最能引起我们关注就是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13亿人的生活仍得到改善。比如,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高于上年;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快于东部地区,发展质量有新的提升。总体来看,报告对上一年度的总结篇幅较小,而更多的笔墨则着眼于未来12个月的发展规划上,中国总理强调,尽管面临的困难可能比上一年还要大,但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美联社文章称,中国正致力于建成小康社会,虽然经济增速放缓,但中国共产党将带领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朝向更加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前进。

法国《世界报》发表文章称,中国经济将再次放缓。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揭开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谜底。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7.4%,低于之前的预期,新一届中国领导人面对这一问题时显得更加理性。

韩联社分析认为,7%的增长目标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新常态”时代现状,体现中国改革经济体制、寻求经济持续安定增长的决心,也是对安定民生目标的强化。

两会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