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两会_中华网新闻

人民网评:为中国梦想锻造“坚强核心”

2015-03-06 18:02:17    人民网  参与评论()人

观察中国的执政党,最常见的是这样两句话,一是“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一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执政党”。前者说明,从严治党是治国理政的前提,后者表明,治理一个党员人数相当于中等国家人口规模的政党,难度可想而知。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构成了十八大以来中国政治变迁的主线。

从领导一盘散沙的传统社会进入现代中国,到推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进程,“政治领导的决定性作用”,才是“中国奇迹”的核心因素。沿着这一历史逻辑,随着中国改革向纵深推进,越是要在漩涡激流中劈波斩浪,越是要在风险挑战中排云而上,就越是需要更加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无论是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就职宣示,还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亲力亲为,习近平总书记把管党治党置于复兴大业的中心,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

十八大以来,改作风、反腐败赢得了最高分贝的掌声。拍蝇无死角、打虎无禁区,50多个省部级干部落马,对贪官污吏形成巨大震慑;涤荡“四风”、扫除污垢,8600多万党员经受思想洗礼,政治风气为之一新,党心民意为之一振。改作风演绎“小”的辩证法,从舌尖上的腐败到会所里的歪风,积小胜为大胜,小切口带来大影响;反腐败突出“大”的威慑力,地位再高的大老虎也要打,情节再严重的窝案也得查,反腐利剑是震慑更是信心;从严治党标注“长”的坐标系,建章立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制度管根本、管长远……一系列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举措,树立起从严治党徙木立信的权威性,增强了执政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重塑了执政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回顾90多年风云激荡的奋斗历程,井冈山上“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的告诫,延河边上“把官僚主义者比作泥塑神像”的余响,西柏坡上“一不做寿,二不送礼”的遗训……我们党之所以能从嘉兴湖畔的一只小舟,成长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执政党,关键就要于以严的精神、严的标准、严的态度管党治党,实现自我革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针对新的挑战、新的问题,我们矢志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如何理解“全面”?就是要抓大不放小,既要惩处巨贪大蠹,也要治理小官大贪;就是要统筹好“破”“立”两篇文章,既要高压反腐、剜除毒瘤,也要建章立制、约束权力;就是要坚持标本兼治,既要大力治标,也要努力治本。

一个政党的领导力,体现在风险面前的团结一致;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彰显于问题面前的自我变革。人类文明,纵向来看就是历史,横向来看就是社会。从纵向剖析,唐朝魏征发出“守成则难”的观点,穿越时空而发人深省;从横向比较,苏共在有20万党员时夺取政权,而在有近2000万党员时却丢失了政权,其中教训更令人扼腕。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根本保证,更是实现中国梦想的基本前提。

(责任编辑:李皓 CN002)

两会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