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两会_中华网新闻

河北省环保厅长:污染企业我们一家也不承接(2)

2015-03-05 07:41:38    京华时报  参与评论()人

标准不一致对企业是不公平的。排放标准不一样,环保成本也就不一样了。另外,标准统一后,也更有利于开展联合执法、交叉执法。以前只是在重要活动期间比如APEC会议保障上开展过跨区域执法,京津冀协同发展后,这种联合执法、交叉执法应该成为常态。

□谈治理预期

治霾十年蓝天将会更多

京华时报:环境治理会对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陈国鹰:应该说,环境治理短期内对经济是有阵痛的。过去有些高耗能企业,环保要求不严,某种意义上挣的是环保的钱,现在环保设备上来了,一吨钢的成本可能要增加90-120元之间,短期内看确实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但从长期来看,通过环保的达标,恰恰实现了产业的结构调整、企业的转型升级,而这最终将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来讲,环保指数都不达标的话,还谈何可持续发展呢?靠过去污染环境来换取GDP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企业有环保信誉,企业在银行贷款必须在环保方面审核通过,企业要上市也必须要有环保的审核,从中长期来讲,这些都是促进环保企业升级的利好举措。

京华时报:APEC蓝天应该如何持续?

陈国鹰:新华社专门搞了一个调研小组,提出了“APEC蓝”的五条成功经验,比如说在会议期间,把所有重点污染物的监管都实行网格化管理,而且落实到企业头上,企业谁来监管、管到什么地步都有明确要求。如果这些能够常态化,“APEC蓝”是可以持续的。但是这也需要动用很多的人力物力。从目前而言,最应该做的就是把新环保法所提出的要求真正落实到位。

京华时报:对于治霾,您有没有一个预期目标?

陈国鹰:西方发达国家治霾用了30到40年,但我想我们国家有制度优势和领导体制优势,集中财力办大事。应该说,从国家大气十条下发以来,到现在还不到两年时间,但治理雾霾所取得的成效已经开始显现。我想治霾五年会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十年后整个京津冀地区会有更多蓝天白云。

□谈统一限行

京冀统一限行难度很大

京华时报:去年您曾表示河北正研究与北京限行日统一,目前此事进展如何?

陈国鹰:这件事在实际推行中有操作难度,比如说某一天,A城市污染严重,于是采取应急预案,启动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但B城市空气质量不严重,不会启动应急预案,仍旧实施平常的尾号限行。B城市的车到了A城市,仍可能进不了城。所以说,两个城市污染的程度不一样,启动应急预案的级别不一样,启动应急预案的次数也不一样,这个限号就容易错位,出现限号不一致的情况。

京华时报:这个问题目前有没有解决办法?

陈国鹰:河北省也摸索了一些经验,比如河北

省境内,两个市限号不一样时,对外来车不限尾号,那么B城市对于A城市来的车,就不再限号,直接可以进城。不过这个问题在河北好解决,但北京外地车辆多,可能不能完全参照河北经验。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还需要再探讨,这次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应该把这个问题解决。

□谈环保执法

权力有限导致执法松软

京华时报: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近日说,过去环保执法过松过软。您怎么看?

陈国鹰:过去环保执法过松过软,主要是法律赋予环保部门执法的权限有限。过去一年也就罚个两次,企业违法你罚他20万,执法人员一走他又照样生产。

两会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