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关注增速,总理关注民生
在他眼中,GDP增速的具体数字似乎已经不再最重要。他更想做的,是每年新增城镇劳动力就业1000万人以上,还要给
六七百万新增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出空间。
记者会上,另一个细节让在场记者记忆深刻:回答宏观问题时,李克强并不就事论事,而是从普通民众的视角寻找答案。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记者的问题,是关于中国经济增速的。她问,您所能接受的最低增速是多少?
此前,各界对此都有看法。政府工作报告最终写了“7.5%左右”。显然,这位记者想知道更多。
李克强没有把更多话语放在具体数字上,而是表示“我们更注重的是,数字背后的民生、增长背后的就业”。
李克强说,他曾经访问一些“零就业”家庭,一个家庭没有一个人就业,“真是毫无生气,没有希望”。
在他眼中,GDP增速的具体数字似乎已经不再最重要。他更想做的,是每年新增城镇劳动力就业1000万人以上,还要给六七百万新增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出空间。“我们还是需要贴近老百姓的GDP。”李克强说。
房地产问题,也是一个宏大的问题。不少媒体关心,政府以后会采取什么措施,是挺还是压?房价是涨还是跌?
但是似乎李克强并不这样考虑问题。他更关心的,是底层人的基本住房需求。
李克强说,“国家城镇集中连片的棚户区还居住着上亿人,可以说不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几百个人一个旱厕,特别是北方,到了冬天有些居民入睡要戴着棉帽、穿着棉衣,这是政府心头之痛”。
李克强表示,今年要加大棚户区改造的力度,至少再改造470万套以上。
这是李克强一贯的思路。早在主政辽宁时,他就以棚户区改造闻名。当地有一句民谣“要住房,找克强”。
在回答有关房地产的问题时,他的话语中没有一个字提到“房价”。
新京报记者 宋识径 蒋彦鑫
现场
总理赞外媒中文流利
记者摆手“哪里哪里”
昨日记者会,前几个提问机会,更多被外媒得到。而外媒记者提问,更多地使用了中文。
实际上,李克强的英文很好。媒体曾报道说,他和夫人在家也常用英语交流。记者会第一个提问的记者用英语提问,李克强边听边记,还不时点头。
第二个提问的,是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吉密欧。他提问时用的中文。吉密欧来北京工作已有9年,此前他在上海。
吉密欧把提问的问题打印在纸上,这是一个关于中国金融风险的问题。为了发音准确,他特意为每一个字都标注了音调。
吉密欧的中文,得到了李克强的赞赏。李克强说,你的中文说得很流利,也很标准,我听懂了。
吉密欧也学会了中国人的谦虚。总理称赞他时,他笑着向总理连连摆手:哪里哪里……
之后,李克强又称赞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你的发音就更标准了。英国路透社的记者,也获得了肯定。总理说,我确实很佩服你们这些驻华记者,能这么流利地说中文。
记者会上,外媒记者普遍飙中文,甚至用英语提问被视为“异类”。有分析认为,他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中国的了解,也说明中国文化的影响正在持续增强。
去年,美联社记者曾经用中文提问,之后又用英文复述一遍。李克强调侃他说,你自己给自己当翻译,应该拿双份工资。